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1:33   

隐忧之一:反客为主,倒置教学的本末关系。

  谁都承认,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又每每忽视这样的定性。笔者观摩过不少课件和“多媒体”,为师者俨然成了“大片”的编导。制作的课件,追求的是内容的“大”与“全”、画面音响的“美”与“真”;“丰富”和“漂亮”成为课件制作的首选标准。

  当课件亮相于课堂,学生沉醉于“诗情画意”中,只是一味的欣赏声与画的有机结合、静与动的巧妙配置,很难“留一半清醒”;而教师,也欣欣然地陶醉于学生专注的目光里……

  反客为主,错把“点缀”为主流,这是当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大误区。如何做到课件制作的“小”而“精”,不仅仅是“价值趋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科学化的意识问题。

  除了学生这个主体和根本,课堂上其它的一切都属客体,都是辅助。

  隐忧之二:兼收并蓄,模糊教学的重点难点。

  前面提到,课件制作作者往往喜好于对素材的“多多益善”,因而课件的庞大成为多媒体教学最大的误区。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肯定考虑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但为“保险”,为“备用”,为“欢喜”,制作的课件大多“情深意长”。似乎没有考虑过面面俱到的“组装”是否必要,更没考虑过在“收看”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成分有多高,他们大脑接受外界刺激的程度有多深。

  尽管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遍地开花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还不至于达到“逢课必有多媒体”的境地,而多是作为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演示课的“绝活”形态出现,因而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仍是新鲜的、屈指可数的教学手段。由于他们的大脑皮层上留有太多的信息盲点,偶尔为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无疑是“有效的刺激”,能产生“不断的兴奋”。他们更多的是“下一篇该是什么”的好奇猜想,而不太在意“这一篇告诉什么”的心理探究,—— 偏废正道,游离主题,教学目标淹没于“音画时尚”中,教与学被“有声有色”地肢解为两极。

  隐忧之三:一俊遮丑,淡化教师的基本素质。

  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不必再为“基本素质”犯愁,画面可以拉,音乐可以配,甚至教师的课堂语言——尽可以“克隆”得最生动最标准——亦能进入“编程”。教师不必再把素质作为教学的羁绊:不会说话,不会写字,不会思维,没有个性,可以统统不论。编制一份简要提纲,搜集一些漂亮素材,只要是“操盘高手”,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拥有最顶级的“素质”……

  尤其可悲可叹的是,有些课件的出炉,非“主人”为之,而是他人代劳或“集团”操作,“主人”的真正形象是“击键手”、“捕鼠能手”……

  隐忧之四:费时费力,缺少灵活的适应能力。

  课件的制作已流于类似制作一部电视剧,从“编剧”始至“刻录”止,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常规备课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为师者在备课之外,还有诸如辅导、改作等烦琐劳动,连备课都显得捉襟见肘,焉有“闲情逸致”沉迷于“声色”!如果没有专职的“课件助手”,断然不能“取而代之”。

  再说,课件的“静态性”使其缺乏对灵动、多边的课堂教学的“适应能力”,其“一成不变”“一相情愿”的机械步骤更是“双边活动”顺利开展的大敌。因此,多媒体其“权威”的地位仍不能撼动更无法替代传统的带有极浓人文色彩的备课方式。

  隐忧之五:不顾实际,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

  目前的中国教育,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大多数普通的学校,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一般的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 普及率”,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难逐人愿。

  还有,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众多教师心有不乐又无可奈何,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