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如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7:51:14   

  

  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环节。学生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探索,勇于提出问题,是创新学习研究的内容之一。

  其实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提出一个新的可能,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出问题不仅是步入科学殿堂的重要阶梯,而且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学生的问题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于学生亲历的事物中。学生对亲历的事物所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生物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学生亲历的事物包括:亲身观察和接触的客观事物,课本中讲述的知识,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和感受。这些均为学习的材料。生物课本中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接近,很多生物及生物现象都常在生活中见到,只是学生没有注意,没有思考,没有从中发现问题,甚至不能提出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即选择的主题对学生并不陌生,是学生亲历的事物或现象,这样就使学生有了产生问题的源泉。首先是从教师提出主题开始,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发散思维,广泛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分类,进而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设计好引导的程序,在教学中注意应变,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及时鼓励,这样才能活化学生积极的思维,广泛提出问题。

  在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要使学生善于发现学习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方法。问题始于观察,没有对事物的观察,就不可能对事物提出问题。而对事物的观察都是有序的,就生物体而言,观察应由表及里,由形态到结构,由结构到生理,层层递进。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就会对观察的事物提出问题,观察的越仔细,提出的问题就会越多。例如,学生在观察叶的结构时,有的学生会发现海绵组织比栅栏组织中的叶绿体少。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问题,并由此联想到与功能的关系,而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也就忽略了这一问题。所以观察是提出问题的基础,掌握了观察的方法,问题就会由浅入深。所以教师要随时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思考、促使学生深入提出问题,这样才会使问题的提出层出不穷。例如在观察叶的表皮细胞时,学生会发现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在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使学生针对气孔的生理活动及作用提出问题:“气孔有什么作用?”“气孔是否会开闭?”等等问题,由此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使学生懂得对事物的研究与探索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要从不同的层次提出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有其逻辑性,它体现了一个人思维的逻辑性。联想的越广泛,产生的问题就越多;思考的越细致,发现的问题就越深刻。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分类也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将所有的问题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等方面进行分类,使学生懂得对生物的研究一般从形态,结构,生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当然也是从这几个方面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将问题分类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将问题表述出来,这样不仅对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而且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

  我坚信变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真正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