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电子教案)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7:53:46   

  

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植物激素的作用。

2、识记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

3、理解植物的向光性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要求能达到应用的水平。

4、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与浓度的关系。

5、能应用生长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由于这一节是以植物的生长素为例来讲述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所以重点是生长素如何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主要是解释植物的向光性,难点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浓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开始我们就学了生物的七个基本特征,第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要求学生回答出是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的过程,而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这一章我们来讲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又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只有激素调节,那么什么是激素呢?先来看两道练习

  1、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有哪些

    A 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  B 茎的形成层

    C 幼嫩的种子      D 以上都是

  2、人体中的激素是一种

    A 含量极少的物质    B 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C 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D 以上都是

  通过上面两道练习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与人体中的激素类似,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含量极少的,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启发学生比较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概念的不同,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而植物激素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有多种,其中发现和研究得最早的是生长素,那么,生长素是怎样发现的呢?

(一)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利用软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讲解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两个实验,正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达尔文是从植物的向光性得到启示,从而对生长素的发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1880年 达尔文首次用金丝雀蒿草进行了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一:达尔文发现金丝雀蒿草在单方向照光下向光弯曲。

  实验二:如果切去胚芽鞘尖端或在胚芽鞘尖端套以锡小帽,那么即使单方向照光,胚芽鞘也不会向光弯曲

  实验三:如果胚芽鞘尖端受光照射而胚芽鞘下部不受光照射,胚芽鞘还是会向光弯曲

  提出问题:从达尔文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直接结论:金丝雀蒿草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达尔文的推测:他认为幼苗在单方向的照光下,,某种影响会从上部传递到下部,这样就引起胚芽鞘的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一边用软件演示,一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2、1928年 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荷兰人温特用燕麦和琼脂进行了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把一些切下的燕麦胚芽鞘的尖端放在琼胶薄片一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再把琼胶切成小块,他发现如果将这些琼胶小块放置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这个胚芽鞘的生长就和完整的一样,相反,如果放置一块未放过胚芽鞘的琼胶小块,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就很少生长。

  问题:从温特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运输到胚芽鞘尖端的下部,能促进下部生长

  3、1934年,荷兰人郭葛分离出了生长素,经鉴定其化学成份是吲哚乙酸  .

  再回过头来看第一道练习,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生长旺盛?要求学生能回答出是因为这些部位有较多的生长素,能合成生长素。一般说来,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

    提出问题:为什么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转呢?

  演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模拟动画,让学生看动画时思考两个问题。单侧光对生长素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生长素对细胞有什么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还是细胞分裂?注意提问后反复播放几次动画。

  学生看完动画一般都能回答出,生长素能促使细胞纵向伸长,因而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多,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少因此背光的一面生长的快,向光的一面长的慢,植物就弯向光源生长。利用这个原理来解释植物的向光性。

  2)、促进果实发育

   提出问题,如果在正在发育着的果实中除去种子,会有什么后果?

   在农业生产上,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无籽番茄?

   种子的形成是果实发育的必要条件,实质是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生长素在促进果实的发育

  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促进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形成不定根,在苗木和花卉繁殖时,对不易生根的枝条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枝条入土的一端,栽培容易成活。

  生长素的这两个作用内容较简单,教学要求低,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讨论,为了防止讨论的盲目性,在自学前,提两个问题进行启发。

2、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生长素能促进生长,那么是不是生长素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快呢?

   科学家已经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结果如下,给学生演示茎的生长效应与生长素浓度的坐标图,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一般说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用这个原理来解释顶端优势现象。用电脑演示自然界的顶端优势现象,说明顶端优势是指植物主茎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如果摘掉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所受到的抑制作用就解除,不久,侧芽就发育成枝。园艺上,常利用顶端优势的原理进行果树修剪,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小结

  1. 从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可以看出,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了生长素并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2. 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3. 植物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是因为单侧光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多,长得快,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少,长得慢,因此朝向光源弯曲生长

  4. 一般说来,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课堂练习:

1. 植物的茎生长具有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A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D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2. 植物生长素不能促进

A 植物生长 B 果实发育 C 植物开花 D 扦插的枝条生根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的原理是

A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止生长,即浓度越低促长越快

B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止生长

C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止生长

D 较高浓度促进生长,过低浓度抑止生长

4. 植物果实形成过程中需要生长素,这是来自发育着的

A 侧芽 B 顶芽 C 种子 D 胚芽

5. 将植物的顶芽去掉,侧芽发生的变化是

A 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不长  B 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不长

C 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生长  D 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生长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