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第九章 神经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二课时)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8:06:35   

  

三、第二课时

  【基本内容和程序】

  神经元的分布- 膝跳反射实验-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反射弧与反射方式。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从上一课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出发,同学们可以设想:在反射发生时,参与反射的各个神经元必然在神经系统内构成一定的分布和联系,才能保证调节信息被迅速、准确、稳定地处理和传送。那么,神经元是怎样分布、又是如何联系的呢?

  引出本课学习的题目。

  2.了解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概况:

  教师出示神经系统整体组成图、神经结构及神经节结构图、脑与脊髓剖面图、先后介绍神经、神经节、灰质、白质(传导束)的结构概念。使学生了解: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节、突起分布在神经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位于灰质中,突起主要分布在白质内。然后提出,神经元的如此安排,在发生反射时它们又是怎样联络、怎样规律地传送调节信息呢?下面我们就从一个具体的反射形式上来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

  3.做膝跳反射实验:

  教师可先请一位同学前来配合,由学生做被试者,教师做实验者。由教师将实验方法、现象演示给同学们看,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的操作与被试者的反应动作。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谈谈观察的情况:怎样扣?扣在哪儿?如何反应?
再由同学之间两人一组互相做一下膝跳反射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引出本反射实验的操作。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首先分析本反射的刺激与反应方式的确定性:刺激是要快速地叩击膝盖下位韧带,使之受到突然牵拉,缓慢的作用是不能引出膝跳反应的;反应是小腿突然跳起,也就是刺激之后随即发生的伸膝关节动作。反应可重复。

  然后分析本反射的适应意义:通常肌腱、肌肉受到突然牵拉的作用而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是对维持身体姿势或身体平衡有利的。

  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教材中图IV一70,或由教师出示膝跳反射反射弧模式图。明确:接受刺激并能引起产生兴奋的结构叫感受器;能将兴奋传向中枢的神经结构叫感觉神经或传入神经;能接受特定的传入兴奋并发出相应神经冲动的中枢结构叫神经中枢;将神经中枢发出的冲动传达到反应部位的神经结构叫运动神经,或传出神经;在传出神经控制下发生反应的结构叫做效应器。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内;效应器为股四头肌本身;感觉神经的神经元(称感觉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其轴突从后边进入脊髓(或说沿脊神经后根一在图示中注明一进入脊髓);运动神经的神经元(称运动神经元)胞体在脊髓灰质前角,在此感觉神经元轴突未端与运动神经元树突联系,将信号传送给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由脊髓灰质前角发出后直达效应器——股四头肌,控制其收缩活动。

  5.建立反射弧的一般认识:

  通过前述分析,教师可以指出,各种反射的完成都是通过五个相应结构及其联系来实现的,这就是“反射弧”,即反射的结构基础。

  比较教材的图IV一69、70,可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反射弧其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在中枢直接联系,复杂的反射弧在神经中枢内还可以通过一级乃至多级神经元的联系才能将信号从感觉神经元传到运动神经元。这些联系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的中介神经元统称为中间神经元。

  最后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材中“动动脑”(第80页)的三个问题,从学生的发言中检查对于反射与反射弧的理解和掌握的认识程度。


  小资料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送装置——突触(synapse)。

当一个神经元产生冲动之后,它是如何把信息传达给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不是细胞膜直接连续的。上一个神经元与下一个神经元的信息传送接点结构名为“突触”。也就是说,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达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有两类: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已知,绝大多数突触为化学性的。

化学突触,即信息以化学物质(递质)的形式从前一神经元向后一神经元传递。在突触部位神经元膜(突触前膜)与后一神经元膜(突触后膜)挨得很近,两膜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约为20~50纳米。突触前膜内侧有几百。上千个“突触小泡”,每个小泡内含104~5X104个化学递质分子。当冲动到达前膜时,就会导致一定量的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出递质进入间隙。递质扩散到后膜,即同后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继而引发后膜电位变化。这种后膜的电位变化,叫做“突触后电位”。如果突触后电位能使后电位就是“兴奋”性的;反之,突触后电位若使使突触后神经元难以产生冲动,则为“抑制”性的。可见,突触具有“兴奋或抑制”的信息处理功能。另外,信息经突触的传递还具有“单向性”,即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而不能逆传。

在电突触部位,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仅有约2纳米左右的间隙,且有若干间断的膜融合,融合膜有小孔,电阻很低,易于离子通过。当冲动到达时,可以无滞缓地从前膜传导到后膜。电突触的传导方向一般是双向的,但也有例外情况,即从前一神经元传向后一神经元比相反方向的传导要容易。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