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物理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试谈非言语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2:29:12   

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信息载体,同样是对言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遵循感知觉的规律,黑板板面力求整洁,板书字迹和板画形态要俊秀且安排条理,重点内容的位置要居中突出,并且使用暖色彩笔画或加重点号;制作的模型、挂图要尽量简洁,重点突出。唯此,才能使这些非言语信息的载体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其作用。

个别辅导和面批作业,也是发挥非言语信息作用的渠道。根据霍尔的空间也是信息的理论,师生越近“身体语”效应越强烈。所以当个别辅导学生和面批作业时,“身体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起很大的作用。师生同性时一般来说距离越近越好,考虑到眼神、表情的交流,最好对面而坐,必要时可以借助拍拍肩膀,摸摸头发交流感情。此时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信任、期望、鼓舞,对他们理解问题后的欣慰之情,含强烈的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

如果师生是异性的,却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与习俗,注意保持恰当的距离,防止无意中触及身体与头发,而且身体姿势要端庄,眼神、表情要亲切而庄重。

另外,开放实验室,师生共同设计操作新实验;利用自制教具、学具和生活用具进行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一起参观科技成果展览;甚至一起进行文体娱乐活动等,都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以其品格、气质、学识感染薰陶学生的良机。在这些活动中,师生之间以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的情感交流,使教师的热情、豁达、耐心诚恳、细致入微及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问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思考问题的机智聪敏、深刻严密,操作实验的精湛技巧,左右逢源的渊博知识,落落大方的仪表等优良品行,都会饱含着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象涓涓的清流在不知不觉中潜入学生的心里。长此以往,必然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这就是说,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各方面的修养,使之真正成为学之“师表”时,才具备了进行教育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即使教师在教学和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是无意识地流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诚然,教学是个艺术创造的活动过程,教师如果认识了非言语信息的作用后,对自己教学中的非言语信息加以组织和运用,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跃入一种新的高层次高效能的境界。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