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物理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动量定理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3 14:11:16   

  
  1、教学目标理解动量定理
  2、用动量定理进行计算
  3、用动量定理解释物理现象
  1、重难点分析动量定理的理解
  2、动量定理的运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
  教学过程:
  引入: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o,在如图所示外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末速度为vt,求作用的时间t。
  
  解析:由vt =vo+at,而a=F/m
   解出Ft=mvt-mvo
  一、动量定理内容
  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表达式 Ft=pt-po
  动量定理表达的含义有以下方面:
  (1)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和它所受合外力冲量的大小相等
  (2)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和它所受合外力冲量的方向相同
  (3)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例:质量为1kg的钢球从5米高处自由下落,又反弹到离地3.2m高处,若钢球和地面之间的作用时间为0.1秒,求钢球和地面的平均作用时间。
  解析:(1)由于动量定理是一个矢量式,对同一直线上的作用,选取正方向。
  (2)要注意分清相互作用的过程,找出初末状态的动量和在此过程中物体的受力
  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vo= =10m/s
  反弹时向上运动的初速度
  vt= =8m/s
  分析物体和地面的作用过程,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Ft=mvt-mv0 (N-mg)=mvt-mvo
  代入数据,解得:N=190N备注:
  二、动量定理应用
  实验:将粉笔从同一高度分别落在桌面上和书本上,观察发现落在桌面上的粉笔断裂,而落在课本上的粉笔完好无损。
  解释:由FΔt=pt-po,可得F=Δp/Δt,即合外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在动量变化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短,说明合外力越大。
  用动量定理解释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动量的变化,作用的时间,所受的外力。
  学生分析:铁锤和橡皮锤的原理及运用。
  学生实验:鸡蛋落在泡沫上的实验。并由此分析实际运用。
   作下图所示实验并解释。
  
  
  
  
  
  
  
  
  
  
  
  
  三、课后练习
  1、用动量定理解释你所遇到的一些现象。
  2、水平抛出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量的变化相同
   B.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都在竖直方向
   C.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恒定
   D.在刚抛出时的瞬间,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为零
  3、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受到一个阻力作用后速度由2米/秒变为反向的4米/秒,在这个过程中,阻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
  4、某物体受到-2牛·秒的冲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初动量方向一定和这个冲量的方向相反
  B.物体的动量变化方向一定和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C.物体的未动量一定是负值
   D.物体的动量值一定减少
  教后感: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