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政治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国现代化的矛盾与教会应取的态度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19 13:38:43   

    这两者的对立,是源于自由主义传统与基要主义传统的对立。但是,只要我们把眼光从这些西方的传统转向中国的现实,就会发现两者都很需要,因为各有所长,所以可以互补。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基督教会内这两种倾向的代表(大致也就是所谓建制教会与非建制教会)也应该消除敌意,相互理解,携手合作,如《罗马书》所言,“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14]这种思想上的对立之消除,不但有助于信徒之中城市与农村、青年与老年、上层与下层、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之间的和睦团结,而且可以在中国人民当中作出基督徒的好见证和好榜样,更有利于中国“众人皆以为美的事”,即社会体制的改良。至少,社会福音派与福音派,建制教会与非建制教会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相处,会对中国社会急需的平等与法制观念之形成,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3、这种共处合作有着深厚的基础或根据,那就是终极信仰的一致,就是所谓“存在理性”的一致。这种存在理性(ontological reason),用哲学的语言说,是“不忘存在”,用宗教的语言说,是“敬畏上帝”。[15]以这种“存在理性”或宗教精神为指导,就能一方面包容技术理性,另一方面又保守终极价值。所谓包容技术理性,就是要批判它,又不全盘抛弃它,而是补充之、矫正之、指引之;所谓保守终极价值,就是要尊崇它,又不以之取代世俗生活,而是使之体现于、贯穿于世俗生活。只有这样包容技术理性,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只有这样保守终极价值,才能补救中国现代化的弊端。

    只有这样,中国的基督教会才能为解决上述第三个矛盾作出贡献。

    最后,可以用三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1、近年以来,中国的基督教发展很快,潜力不小:2、长年以来,中国的基督教环境很差,问题不少。3、中国基督教会能够对中国现代化作出重要的贡献,但首先必须调整自身、协调上下、和睦左右,以基督“爱邻人”的精神进行自身的改革,为中国社会树立一个宽容、开放、向上的榜样。

   
    [1] 参见拙文《协作、开放与非形式主义化──世界现代化中的宗教改革》(《学人 》第三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南京,1992年。)

    [2] 参见拙文《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学人)》第八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南京,1995年)。

    [3] 在19世纪后期,中国知识分子主张“师夷制夷”,模仿西方以求富国强兵,却认为基督教与之无关(载于〈湘学新报〉卷一上的〈论西政西学治乱兴衰与西教无涉〉是这种观点的鲜明代表);在20世纪初期,他们承认西方体制与基督教有关了(“资本主义与基督教狼狈相依,基督教是资本主义的伥鬼”──〈非宗教大同盟宣言〉),却又在当时急需发展资本主义的中国掀起大规模反教运动;在20世纪末期,他们认识到基督教对资本主义的兴起有重要的作用了(表现为只要谈及这种关系,就言必称韦伯),却又尽力要证明儒家思想也有类似作用(表现为大谈东亚“四小龙”兴起中的儒家文化作用)。尽管这三个“他们”是时代不同旨趣不同的三个群体,但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知识界的大潮流。

    [4] 其表现是下层知识分子积极卷入19世纪后期的多次教案和20世纪二十年代的“非基运动”。

    [5] 按官方数字,1949年全国天主教徒约有300万,而新教徒只有70万。

    [6] 技术理性(technological reason)以至科学技术需要存在理性和道德规范指引的最新例子,是关于克隆(clone)技术和基因工程的争论。

    [7] 释太虚:《僧伽与政治》(转引自邓子美:《社会、文化与历史观:佛教观点》,载于《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北京,1998年,第550页)。

    [8] 太虚的意思是“僧伽参政不参治”,佛徒议政不执政,因为佛教徒作为公民之一部分,应当参与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但不应干涉各级政府的治权(同上)。但现在有些人谈及“政教分离”时,只强调宗教徒不应干涉治权的一面,不提及宗教徒有权参政议政的一面,这不但割裂了政教分离原则,而且是对公民权利的忽视。

    [9] 这个术语采自叶菁华《寻真求全》一书(香港,1997年)。

    [10] 这是叶菁华用来与“建制教会”对照的术语。我认为,他用这对术语来代替“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及“官方教会”与“地下教会”),在学术上显然较为严谨,也较具有理论价值。(参见前引书“导论”部分。)

    [11] 就我所知,二者之间并非只有高墙而无门窗,因为有些非建制教会成员同建制教会成员关系友好且互有交流,也参加建制教会的宗教活动。(参见前引书,17—18页。)

    [12] 它在香港的情况即是最好的例证。

    [13] 当然,这只是就社会福音派的总体精神而言,不是说要全盘接受他们的具体主张。例如饶申布什(W.Rauschenbusch)等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现在的中国显然不合时宜。

    [14] 《罗马书》12:17—18。

    [15] “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箴言》1:7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