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伪创新”现象及其对策的研究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15:33   

当我们坐在计算机前手握鼠标在网上漫游的时候,我们便能感受到我们将要被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术、知识、人才的重要性。而人的主动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现代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理念,一种局面。”深刻地揭示了先进的育理念之于育过程和育结果的必然联系。但是,理念并不能完全代替行动。有了创新育的理念,是实施创新育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障,但绝不等同于就能有效地实施创新育。要想理念转化为理想的境界,中间还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思考与实践的反复轮回的探索过程。透视当前小语文阅读现状、一种可以称之为“伪创新”的现象,正在我们的课堂中暴露出来。这种“伪创新”的,是指师在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创新育理论指导,缺乏成功的创新育经验借鉴,缺乏必要的反思,为创新而创新所导致的创新育失效或效果不明显的一种行为。

下面就目前小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两种典型的“伪创新”现象谈一谈拙见。

    问题一:变“满堂灌”为“满堂问”。

为了追求反传统,有的师一个大转弯,把阅读课堂中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一堂课40分钟,师不停地提问,往往不管提问本身有无必要,一律以问代讲,以避免“满堂灌”之嫌。而且有时一个问题生没有答出来,师又随口提一连串的问题,结果弄得生无所适从。这种碎问碎答的“满堂问”,初看起来似乎启动生思维,师生互动,是对“满堂灌”的革命。但是由于师频频提问,问题转换之快往往令生应接不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问题难度加深,生思维不能与老师同步,回答不达要求,成就感便逐渐减少,而本来敏感的思维反应,也不由得麻木、迟钝起来,探究问题的热情最终不得不以敷衍来替代。长此以往,生主体意识丧失自不必说,更为可怕的是,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生思维肤浅化、幼稚化、平庸化,绝无创造性可言。

    问题二:变“唯师”、“唯书”为“轻师”、“轻书”。

“唯师”、“唯书”导致的是课堂的程式化,生的思维的定势化,阻碍了创新育的推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追求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有的师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变“唯师”、“唯书”为“轻师”、“轻书”。师在阅读过程中轻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盲目省去必要的知识传授、点拨,不注重引导生对课内外知识进行广泛研究、占有、积累,不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糟粕进行科的分析与鉴别吸纳与扬弃,只是一味鼓励生“创新”。但结果却是“创新”失去了监视的知识作根基;“求异”又缺乏科的理论作依据。这说明“轻师”、“轻书”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犹如放飞天上的风筝,一旦断了线,便不知西东。

二、  对策的构想

根治“伪创新”现象,真正实现在小阅读中培养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那么师应如何在小语文阅读中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树立“创新”的育观念——素质观

古人云:“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传统阅读正是规范地按照这样的古训授给生知识,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师多致力于“讲清讲明”,生多致力于“听懂听会”。这样的无法体现习的需要以及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今,素质育已深入人心。它是一种依据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尊重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宗旨,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智慧,注重塑造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以全面提高全体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育。它针对传统应试育存在的弊端,在育过程中,注重习,会发现和创造,“寓于乐”,培养和确立生的主体意识。所以,仅仅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育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授人以渔”才是育应发挥的社会职能。

江泽民总书记早在1995年全国科技术大会的讲话中就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强调:“全面推进素质育必须以培养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为创新育是着力解决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中创造素质问题,是素质育中的核心问题。

作为一个新型的小语文师,首先必须树立新型的育观念,明确当前课堂阅读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且把这一思想渗透到我们的阅读实践中,这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二)、激发“创新”的动力因素——求知欲

创新能力系统中的个性品质要素包括创新的动力因素,而动力因素的核心是求知欲。在小语文阅读中,师为了唤起生的求知欲,往往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生的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因为只有当生对所事物产生好奇心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探究的冲动。小生由于知识面有限,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能力的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强。因此,我们要利用小语文阅读材中一切可能激发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唤起求知欲,培养生的创新意识。

苏联育家苏霍姆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一位师在讲完《将相和》后,向生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表示“喜欢蔺相如”,并讲明他的机智勇敢。师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说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能改。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课,突然有一位同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喜欢赵王?”师惊讶地问:“赵王?你喜欢他?为什么?”这位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还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才这一点。”生说得多好啊!师不禁给以肯定:“同都喜欢蔺相如、廉颇,而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非常可贵的。你真有见解!”生听到这样的肯定,心里也美滋滋的。假如,这位师在生一提出问题时就否定他的看法,不给他发表意见的机会,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听到生如此精彩的回答了。

正是师的肯定,满足了生“自我肯定的需要”,激发了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追求“创新”的形式——开放式

按最基本的理解,创新是在开放的背景中对事物或者事理的一种新的追求。在某种程序上讲,开放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培养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采用开放的形式。下面笔者就当前语文阅读实际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1、求活,注意信息交流多向性。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过去的阅读耗时多、收效少,得费劲,得乏味,其根本原因就是方法存在“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其实阅读中师生与生生的交往模式有许多:如师与个体;师与小组;师与班级;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班级等等。

在这些交往模式中,师生之间,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过程,有助于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也作用于生的认知成长。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有些问题,师可抓住要害,来个小题大做,组织生进行“三论”,即:讨论、争论、辩论。师灵活地应用“三论”能够使生思维发生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生的创新能力。

2、求异,允许答案结论多元性。

我们在这儿说的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性的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有三个主要特点:

①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是以假设解决问题可能有几种正确方法为基础的思维过程。

②把眼前面对的材料和过去头脑中储存的材料重新组织起来形成新的材料,从而解决问题,不依赖现成材料,寻找现成的答案。

③在思维过程中有推测、联想、想象、创造等活动的参与。

在小语文阅读中,应注意开发生的求异思维,培养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生的创新能力。师要善于运用诱导语言,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回答全面了吗?为什么?”“对他的理解你有什么看法?”等,把生推进思维的“漩涡”。

3、求变,讲究方法途径多样性。

如果说“求异”讲的是答案结论不要唯一,那么“求变”则是讲得出答案结论的方法途径不要同一。“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等道理都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很多的。

①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在这次育实习中,我在《鲸》这篇课文时,要求生给《鲸》分段。标准答案上是分四段:第一段写了鲸的大;第二段写了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写了鲸的种类;第四段写了鲸的生活习性。但是有些生将课文分成了三段,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将第一段和第二段并在一起,看成是鲸的特点。

②同一种方法也可以作多角度的思考。

如:《雨中》这一课,文章写了当一筐苹果被倒翻时,少先队员和行人怎样帮助车主捡苹果的动人故事。文章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叙述,能不能换个角度进行创造性复述呢?比如,如果你是运苹果的姑娘,是捡苹果的少先队员和行人中的一位,或者你就是苹果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像别人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呢?这样新鲜的故事孩子们爱想、爱讲,也爱写。

阅读中的这种创造性复述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展开,从神态、动作、对话几个方面扩充,有利于培养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4、求广,坚持空间多维性。

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可见语文。小语文阅读不应过分拘泥于课堂,应该提倡课内课外一体化。美国育家杜威提出:“校即社会”。他认为,把生动的社会生活引入校,让生融入社会角色,可以激发,调动生的习热情。孩子们通过接触社会,积累生活经验,有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便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辨别能力。

(四)、倡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归纳法

在如今的小语文阅读中,有两种不同的引导生研究材料的方法。一种是先给生一个概念,然后组织生读文分析,即从概念出发寻求事实,我们叫它演绎法;另一种是先提供几个句子或一段话,然后组织生逐句读文分析,形成概念: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这种方法是在研究事实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我们叫它归纳法。这两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利弊,但本人认为,从提高阅读的效益,特别是培养生的创新能力上考虑,在小阅读中更提倡用归纳法。因为归纳法不是首先通过既定框框把生套住,而是首先让生去接触语言材料,去实践,去探索,去感知研究对象,去获取事实,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推敲、整理、形成切合自身水平的概念。

习十一册课本中有三处儿童肖像的描写。在《小音乐家扬科》中写到:“他长得很瘦,脸黑黑的,浅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在《少年闰土》一课中,有“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在《卖小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她死了。”时,经过生讨论,通过比较、分析,生明白了,三处是写少年儿童的肖像,共同之处是写“脸”。但又不相同,各有特色。扬科“脸色黑黑的”,说明他在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残下,身体非常瘦弱。闰土“紫色的圆脸”,说明闰土生活在海边,经常参加劳动,日晒风吹,身体很结实。卖火柴小女孩死后的脸是“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作者描写小女孩竟把死看得比活着还愉快,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本质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在阅读中归纳,生体会了对“脸”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生活经历的不同,突出了主人公的个性,深化了主题。这样的归纳思维也体现了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