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充分自主 有效合作 适度探究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16:00   

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儿童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生研读的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

生围绕问题展开研读,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然而,我们必须明白,探究虽要看结果,但更注重过程。看这一过程生的思维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语言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人文内涵是否得到熏陶和感染。所以在研读过程中,师生大可不必死抠章句,强生分别,以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这种“研读”抑制了生潜在的联觉本能和创造冲动,扼杀了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活力。语文要求适度研读,回归作品欣赏、阅读理解的固有真义。

2、适度求异

语文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师应鼓励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启迪智慧,多维度、多方位去探究、去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面对习的多元反应,师要善于引导,因为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但若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那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笔者以为求异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这个度如何把握,关键要看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预设的和生成性的)的达成。否则不就变得本末倒置了吗?

“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对《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自主是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有效合作是促进充分自主、适度探究的形式和途径。适度探究是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的目的,三位一体,互为促进。

 

 (312300)浙江省上虞市阳光校  郑百苗 (0575)2833383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