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方案)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4:15   

会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内容,必须致力于选择问题的研究。只有问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解决的可能性时,研究才有价值。
(二)讨论和解决问题
1、在问题提出后,并非每个生都能积极、自觉地投入研究,需要强化生的动机,必须研究如何激发生的研究兴趣。应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使生的习动机从单纯兴趣向自觉研究转化,在研究中一直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2、生是习的主人,问题的讨论与解决都应由生自主进行。要研究小组习的优势。研究讨论过程中分工、讨论、评价的开放性。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有关生在研究型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如何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查阅相关理论资料,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并接纳和运用新的相关信息。
2、观察、调查法。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外研究习过程中习兴趣、习态度及习效果的观察、调查,设计出更有效的研究型习的新途径。
3、实验研究法。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设计的方案经受实践的检验。
4、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所提供的有关育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
八、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2002、1、——2002、4、):
(1)组织理论习,促使育观念的转变。
(2)确立课题,设计方案,习相关育理论。
(3)组织课题组。
(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02、5、——2003、5、):
边计划、边论证、边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每期举行一次交流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小结,搜集课题研究的有关典型资料。
3、总结阶段(2003、6、——2003、7、):
(1)课题组的总结、回顾。
(2)课题组的材料整理。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等。
(3)课题的鉴定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
组    长:徐吉华 
副组长:史天一 
  组    员: 中年级语文研组全体成员            
 十、成果的形成
1、观念的转变,水平提高,中体现研究性。
2、课题研究报告和支撑论文
3、生的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获得发展。

(此文尚未发表,诚请各报刊杂志编辑前来指导。)
版权归徐吉华所有,谢绝引用、转载。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