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真实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38:08   

前些时候,笔者有幸在某新课改实验区听了两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语文观摩课,收益匪浅,应该说,课堂结构有创意,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建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但细细玩味,总觉得美中不足,白璧有瑕。

镜头一

师:“听”十分重要,据专家测算,有60%以上的活动都要依靠“听”。只有认真地听,才能捕捉到话语中的信息。下面就请同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要求表演者的谈吐中各自包含一个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小组开始讨论,几分钟以后,来自3个小组的几对同先后上台表演,其他同较快地说出了其中的言外之意。这时,第4对同(不是同一小组,也没有一起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双方配合默契,语言幽默风趣,其他同也马上说出其话中包含的言外之意,引来下面的阵阵掌声,听课老师也不断点头……

而我却顿感纳闷:那两位同既不是同一小组,也没有一起参与讨论,表演怎能如此配合默契?

镜头二

师:下面进入“挑战自我”环节,请同们仔细观察油画《父亲》,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具体描绘这位老人。要求:①能抓住人物特征,②语言具体形象。

生开始观察,既而构思,不久,一些生便开始自言自语。)

师(左右巡视,估计生基本完成):谁愿意来把自己的习作奉献给大家?其他同可要认真听,并加以点评。

生纷纷行动起来,先是叙述,后是评论,气氛很浓)

师(点评后投影自己的“习作”):刚才几位同的叙述很有特色,基本上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加以描绘,点评也很中肯。课前,老师也作了精心的准备,大家看一看,和刚才几位同的习作相比,哪一个更好?

们不假思索,几乎是异口同声:“老师的文章最好!”

我忽然感到,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这是师的“心理暗示”驱使生产生了“从众心理”。其实,生未必完全认同,尤其是刚刚发言的那几位同。于是,我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他们,只见其中的一位同低着头乱翻着课本,似乎想说些什么。我便信手拿过语文书(苏版,本人未过)翻了起来,结果令人吃惊,老师投影的“习作”根本不是自己写的,而是课本上现成的例子……

课堂不仅是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师不仅要充分展示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生在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过程成为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而上面两个案例中的行为,应该说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谬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在课堂中弄虚作假,以期达到满意的“效果”——或师生共同作弊,事先埋下伏笔;或师为了掀起课堂的“高潮”而蒙骗生。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将给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而言之,生感到今天老师上的课是假的;大而言之,是在生如何弄虚作假,如何蒙骗他人。一言蔽之,就是以假乱真,忽略了对生人格的塑造。

或许,这两个案例中的师并没有造假的念头,也绝对没有想到要弄虚作假。其导致不良行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还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这一概念的含义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不再是师一统天下的“讲堂”,不再是师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也不再是知识搬运的中转站。而是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桥梁,是生整个习活动的策划中心,是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是生获得知识的加油站,是生享受习乐趣、接受情感熏陶的场所,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聚集地,是生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生存的一种方式。一句话,课堂应致力于促进生完整生命的健康成长。

同样,对“材”的理解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应是生进行研究习的材料,是一种信息资源,生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利用,来积累知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形成能力。

倘若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只要对两个案例略作调整,它就会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师生的面前,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得如一泓清水,清澈见底。

镜头一

师:……昨天,老师就请大家以4人小组为单位,创设一个具有言外之意的对话情景;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再讨论一下,是否还需要补充或润色?要是小组的成员不在一起,可以跑到其他座位上去讨论。

这样修改,课堂不仅成了生课内习和课外习有机结合的黏合剂,而且成了生整个习活动的策划中心和表现自我的舞台。会让生感受到这是真实的课堂:课外习的不足可以在课内得到弥补;课外努力习的成果,还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展示,从而真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镜头二

师(投影课本中的相关文字):请大家把这一片断和刚才几位同的叙述作一比较,看各有什么特色?

这样修改的理由有三点:一是老师没有说谎,没有弄虚作假;二是没有挫伤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和创造性,并让生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三是可以整合材,把材作为探究习的材料,实现由“材”向“用”的跨越。

真实,是新课程的起点,也是新课程的方向。每一位师都应关注课堂的真实,以“真”为贵,把“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