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及力戒虚浮之风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2:17   

行直至下课。我还听过一节初中的《谈生命》 的课,冰心这一篇“谈生命”的文章,以深邃的语言写出了“生命”的意义,许多语句耐人寻味,而教师在上课中也是脱离开文章的语言,空泛地谈论人文精神。课后我与这位老师谈到这个问题,他也认识到这一课脱离了文章语言,没有上好,很是遗憾。诚然,写文章的一般规律,往往是作者先想到一个立意,想到一种情感或一个观点,然后选择适当的语言和形式进行写作表达,而中学语文教学和读者读一篇文章的一般规律,却是反过来的:先接触文章的语言和形式,然后(或者同时)才是感悟作者的立意情感及文章表达的人文内涵。我想,一个人的任何精神、情感、观点、意志等,总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中学语文教学要真正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和作者的精神、情感等,自然必须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才能达到。因而,本人认为,现在有些语文课脱离课文语言空泛地谈论人文精神,是一种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虚浮之风,不宜提倡。
第三,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是又一条基本规律。中学语文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既不同于高校的汉语课或文学课,又不同于成人学习的讲座课。本人认为,高校的或成人的课(包括大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析为主的知识型课,而中学的语文课基本上是师生互动的能力型课。“语文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我理解这“语文素养”包括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形成,只靠教师单一性的讲析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通过学生的大量实践和训练才能达到,而这种实践和训练又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语文课标”在“教学建议”第一条中指出“要重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人认为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人新世纪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对过去教师讲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重视了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大进步。然而,近几年来,有些语文课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我曾听到有的语文课一味地让学生自读或自学,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因而使得学生的自学和讨论不得要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终不得解即下课。我也曾在杂志上看到有的文章表述这样的观点:“过去是教师说了算,现在应该是学生说了算。”当然教师主导一切,教师完全说了算是不对的,而不管对错与否完全是学生说了算那就对吗?我想,过去忽视了学生是不对的,现在有些课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对的。由此我想到,韩愈在《师说》 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毕竟是学生,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之为教师,毕竟应该比学生懂得多一些,应该担负起“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学语文教学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现在有些课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一种片面性。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
第四,“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三位一体和“积累语文知识一训练语文能力一感悟人文精神”三位一体,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从本人了解到的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看,有些现象违背了这两个“三位一体”。例如,忽视课内认真学习教材,忽视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忽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甚至有人提到这些问题,就被认为是旧的教育思想的反映。关于认真对待学习教材问题,固然,应该提倡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倡导实施大语文教育,应该说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由此而忽视了课内认真学习教材却是不正确的。因为,教材是国家规定的学习之本,一般说来,学生掌握了教材即可视为基本完成了学业。就语文教材来说,课文是经过编者精选的,教材的体系也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其中尽管可能存在一些缺点,但一般说来,认真学好教材,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有些教师以为高考、中考基本上不考教材就对教材草率处理,甚至可学可不学,对此本人认为是不妥当的。况且,学生的课外时间是很有限的,据我了解,每天充其量不过两个小时,甚至更少,这点时间还要做数学、外语等各门课程的作业,因而,把目光过分集中于课外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关于忽视学习和积累课文知识问题,现在好像有一种谈知识而色变的现象,如果有人一提及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就被认为是守旧派。对此本人不禁要问,如此淡化和轻视语文知识的积累,何谈“语文素养”?我想谁都不能否认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培养语文能力问题,近几年来也有淡化和忽视的倾向。重视培养能力是新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个性”的义不容辞的“天职”。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语文能力很差,就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失职。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靠老师的讲析就能奏效的,也不是靠机械的题海战术就能达到的。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科学的训练和实践。因此,本人认为,那种在教学中淡化和忽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倾向,值得引起警惕。总之,本人希望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能够遵循上述两个“三位一体”的规律,尽量防止某一方面的片面性,力戒虚浮之风,扎扎实实地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限于篇幅,其他的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另当别论)。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