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语文人文在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4:27   


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含有感情意向。“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

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在审美愉悦中,进而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语文教材是思想传播的载体,而情感 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更是接受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文中思想情感灌注在自己的语言中,消融在思想里,使学者通其情、达其理。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世界观、思想观的教育,培养发展学生情意。这种发挥语文的“移情练意”的效能,就能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激情的目的。

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教学古代作品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事件,还应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心理。如教学《大禹治水》、《醉翁亭记》、《桃花源记》,要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深情地去领悟古代优秀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及丰富的哲理。再如在教学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如《黄河颂》、《最后一课》、《谈骨气》,情感的引导、激励,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民族气节、民族精神的认识;如教《长江之歌》、《白杨礼赞》、《最后一次演讲》等,壮志豪情,是激活民族自信心和不屈精神,教师平板的说教肯定感染不了学生,就要用动情的语流去激励学生感情;如《海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以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培养学生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胸怀;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慷慨激昂,蹈死不顾的气魄,“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必能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情感激励,也必然会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行为的养成大有裨益,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卢梭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们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其爱国者。”“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现象,……它既不能向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也不能向社会直接提供实物形式的精神产品,而是要它向社会提供合乎社会需要的各种规格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培养人⑥。”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总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二者不可须臾地离开。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固有的因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利用声情并茂的课堂艺术,让学生“好学”“乐学”,完成教学的固有目的和任务,就得在这个如何更好地让人文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上下番功夫。





注:①(元)郝经:《原子录序》,《陵川集》卷二十九。

②毛诗序。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960年版

第525页。

④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历代文选》(一卷本)上

海古籍版社1979年版409页

⑤《论语·雍世》

⑥《教育学教程》邵宗杰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86年版)第10页。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教程》 邵宗杰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86年版)

2、《中学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3、《教育心理学》潘菽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