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贯彻《课标》理念 优化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学习体会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22:3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突破口则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标》)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此,关注学生发展,必须贯彻《课标》理念,优化数学教学:

  一、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树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必须正确把握素质教育“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征的基本内涵,既应理解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工具,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提高人的能力上的独特作用。通过数学教育,要使全体学生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标》的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整合的目标体系,正确掌握创新的特征、树立创新的理念、营造创新的环境、优化创新的途径、提供创新的素材,通过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体会创新乐趣,使学生爱创新;老师则应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态度、发展创新思维、优化创新人格,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前提、基础和保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选择“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

  《课标》强化了数学的生活性与实践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提出了“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要把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作为重要的内容,应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一些使他们看得见、听得了、摸得着的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践”学数学、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学数学、巧于再现“生活情景”用数学、能够回归“生活空间”用数学,最终实现: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抽象数学问题,在社会实践中构建数学模型,使数学教学更贴近于生活、贴近于学生,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设“以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

  “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这种教学环境里,才能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性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在开放的环境里,带着开放的心理,在充分开放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使他们在群体的相互作用中,加强“生命”交流,促进生命个体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发展。

  五、选取"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的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教学形式,必然使教学过程显得丰富多采、富有灵气。因此,我们必须遵循《课标》理念,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的身份,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研究性、讨论式、小组合作与实践探索等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使课堂深入社会、融入生活,让“执政演说”、“辩论、精猜、游戏”等形式充实课堂,让课堂在开放的情景中升华、让学生在多样的组织策略中自主建构、让师生在互动的交流中共同成长,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六、建立“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轴”的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促进主体发展必须建立“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轴”的教学过程,让“再创造”作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把数学当作“未完成的数学”、加工成“熟悉的数学”、改造成“生活化的数学”、还原为“动态、开放的数学”。关注学的感情,重视学的体验,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创造”数学;要通过探索情景的创设、探索程序的设计,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生动和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着、研究者和创造者,以实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一核心目标。

  七、采用“以传统与现代有机整合为载体”的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既要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先进作用,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优化教学媒体、丰富课外活动、拓展教学时空,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同时,又必须充分利用被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使现代与传统有机融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发掘整体功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