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物理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物理习题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3:30:01   

 

  当前习题中存在着若干误区,这些误区直接影响生物理素质(兴趣、爱好、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效果.本文就其中几种典型的误区进行剖析,并指出走出误区应采取的对策

 

  一、题量过多,生疲于应付

 

  师选题时,往往贪多求全,造成大容量,或是例题叠加,或是机械重复.一节课下来,师声嘶力竭,生却不知所云,效果可想而知.

 

  师出示的题目应该遵循典型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如在复习力做功时,可让生分析这道题目.

 

 

  例1 如图1所示,小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的做功情况怎样?

 

  分析与解 此题既可以从功的定义WF·scosθ出发来求解由于地面光滑,因此在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当物块有水平向左的动量时,斜面体必有水平向右的动量.由图可知,支持力与物块位移夹角大于90°,则斜面对物块做负功.也可从功能关系的角度来思考:由于物块从外面上滑下来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物块的动能和斜面的动能,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说明有外力对它做负功,即支持力做了功.

 

  此题突出了一般求解功的两条思路:一是从定义出发.二是可以用功能关系;又能同时培养了生对物理过程及情景的分析把握能力.

 

  二、超前提示,扼制生思路

 

  以师的包办取代生的实践,以师的思路取代生的思考,以师的取代生的主动探究,由此生坐以待哺,只能成为知识的接受器.

 

  其实在课堂上,师一定要沉得住气,要给生足够的时间去审题、思考、尝试、探索,师只要进行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就行了.

 

 

  例2 如图2,质量1kg的小球用08m长的细线悬于固定点O.现将小球沿圆周拉到右上方的B点,此时小球离最低处A点的高度是12m,松手让小球初速下落,试求它运动到最低处时对细线的拉力.

 

  生对于线张紧的瞬间,线上拉力对小球作了瞬时切,造成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的物理过程不理解,或疏忽了这一短暂过程.师没有必要直接告诉生,而采取“展示错例──重新思考──分过程求解′的法通过对本问题的解决,使生看到了瞬间作用中所隐含的重要变化,体会到了因为疏忽这个隐含的重要变化,而常常会导致的解题失误,从而培养生认真分析每个物理过程的解题习惯.

 

  三、一人包办,限制生参与

 

  这往往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指师由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一讲到底:其二是指师指定某位生,一问一答,一说一写,直到结束前者忽视生的主体地位;后者忽视了大多数生的参与,变成了个别指导,其他同成了旁观者.

 

  其实师应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发动全体生,就板演中的问题,或错题案例进行全员讨论;或由一位生介绍想法,其他生就思路的成功或不足之处进行评论和修正,或提供其它解法;师也可加入讨论.直至全体生思维形成共振,引起共鸣,最后形成共识为止.

 

  四.思路单一,阻碍生的思维的发散

 

  有些师对题目挖掘的深度不够,对课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缺乏充分准备.只能进行单线条的讲解不敢放升、发散体现在讲解时,当生的方法思路与老师的既定思路不一致,或思路有误时师立即提示或另换其他同作答,直到与师思路相勿合.

 

  其实生有与师不一致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正确与否,都应鼓励生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思路正确,则给予肯定与鼓励;如果思路错误,则更是暴露生弱点的良机.这时,师可以抓住症结,对症下药,把题目讲到生的心坎上.

 

 

  例3 如图3在光滑的水面上,有两个半径为r的质量分别为m2m的光滑小球AB,当球心相距小于L时它们之间有恒定的斥力.大小为F,当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很远处向质量为2m的小球撞来,初速度如何时才能避免网球相接触?

 

  此题本想组织生对伦,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求解.当然,目的并不在于到底有几种解法,而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使生的思维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以达到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但始料未及的是生有一些思路使者颇感“意外”,例如:

 

  思路1 利用弹性碰撞及对称法求解

 

  AB相互靠近再远离,若不发生接触,可视为弹性正碰,设AB距离为L时二球速度为v1v2

 

    (1

 

   (2

 

由(1)、(2)解出

 

设整个样性碰撞时间为T

 

B一直加速:

 

此过程具有对称性,当AB从相距L开始到相离最近时

 

由运动可求

 

,代入后

 

思路2 用图象求解(图4

 

 

直线A的方程是:

 

直线B的方程是:

 

直线AB的交点P表示:

 

解出:

 

 

 

 

  整理得:

 

  五、重结果,轻过程,生受益不深

 

  师讲题,如果只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则不可能充分展示生审题、搜集信息、寻找解题突破口、理顺条件和结论间的连结点等思维流程,受益则极为有限.作为师应深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中有方法、有能力,只有突破过程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能力.

 

  如在前面例2中,师若直接提示生,要注意线张紧的瞬间小球机械能不守恒,生也能接受这点,但失去了一次主动探究、自我纠错反省的过程这样,忽视了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过程,结果是今天讲了,明天遇到了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六、就题论题,忽视解题后的反思

 

  讲题时,师得出正确结果后,没有必要的反思,只停留在这个习题怎样解,不能升华为这一类问题怎样解,不能与其它问题怎样联系渗透.

 

  师应针对生回答后板演,准确地指出生在概念理解、公式运用、策略选择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必要的肯定和及时矫正;引导生交流求解体会,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总结易混易错必,归纳同类习题的共性与异类习题的区别联系;突出重点,促成迁移,真正达到解一题而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倒4 如图5,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若物体b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A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

 

  B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

 

  D.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略解 本题通过对物体ab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可解得选项A正确.然后可组织生反思如下:

 

  反思1 由于b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受力和静止在外面上的受力完全相同,所以本题可以认为b是静止在斜面上的,而b在斜面上的静止和ba的一部分对a的运动的影响,效果相同.因此又可以认为ba的一部分,于是得到如图6所示的模型图.由模型图我们可以看出,模型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GaGb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作用,水平方向无分力.

 

 

  反思2 本题能否对ab系统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呢?我们知道,要用动量守恒定律,必须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为此我们给本题创设一个动量守恒的外部环境,假设地面光滑并设b运动到外面底端时a的速度为u.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vMu  解得 u0

 

  故地面光滑时,a在地面上不运动.选项A正确

 

  由以上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出:

 

  (1)反思有助开阔思路,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2)反思能弄清物理问题的细节,有助于对物理问题的深入理解,把握其物理本质.

 

  (3)反思有助于对所知识进行的相互渗透、联系和区别.

 

  当然,物理习题误区还远不止这些,师应针对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精心选编习题,善于发动生更多的给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上课堂活起来”,真正让生做习的主人.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