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4 19:00:30   

  

尹后庆

  编者按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近年来上海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落实、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生长点。去年10月下旬,教育部在无锡招开了“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海代表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构想和做法。受教育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将组织编写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案和教学材料,并于今年秋季开始在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试行。本期“专题研讨”刊出的一组论文,是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供大家参考。

  一、 上海部分高中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出发点

  近几年来,上海的部分高中学校在市教委的支持鼓励下,就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些思考 :

  第一,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为了倡导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一些学校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初期,较多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第二,一种新的学习的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当然,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展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广泛地做到这一点还有困难。因而,如果能开发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它的实施主要是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就会比较容易实现。我们把这种课程类型称为“研究型课程 ”。

  要对“研究型课程”作严格的界定,目前还有困难。就我们已有的认识而言,这种课程类型的特点大概有以下几点: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课程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在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实践,特别是社会性实践,在课程实施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上海的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中,中小学都设置了活动课板块,这一板块已经为学生的主题研究学习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主题研究学习活动也使活动课实践找到了一种具体可行的实施形态。这也是上海的学校较多地在活动课板块中开展主题研究学习活动的原因。

  第三,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要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型课程”的设置并不掩护其他类型课程的设置,相反,它十分注重以其他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

  由于研究性学习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以学生已有知识储存为基础,因此不同年级、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其主题研究学习活动在内容、形式和深度上应当是有差异、分层次的。

  第四,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当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是有充分的学习潜能的,这种潜能为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性,而研究性学习又使学生学习潜能“富矿”的开发获得了很好的机会。

  经验和诸多研究都表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特性。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因此,尽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取得良好收获的可能性,则是全体学生都具有的。所以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全员参与性。

  二、上海推行研究性学习进而建设研究性课程的期望目标

  第一,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形成新的生长点。

  第二,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

  第三,在研究型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中,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抓手,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在工策略上,先从高中起步,再在试点的基础上向初中及小学中高年级推开;先从主题式的研究性学习入手,再发展到种种形式并存;先从活动课突破,再向选修课、必修课拓展。

  三、近年来上海市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过程 

  近年来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际上是在多年教改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理论到实践,都吸取借鉴了以往有关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和有益经验。

  ——八十年代以来开展的创造教育,较有影响的有向明中学、闽行中学、和田路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等;创造教育强调的发散性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手脑结合等,都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当时创造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小制作、小发明、创造技法学习;创造性思维训练等,因而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影响较为有限。

  ——九十年代初全面展开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将中学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其中活动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三个板块的课程设置使教学改革进入了课程开发领域,也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上海市实验学校从1987年开始十年一贯制的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在课程教材改革方面已形成了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近年来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研究上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提出了主题式学习包;课程微型化、模块化,体验性学习,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交互性等设想和做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崇明县从九十年代开始探索实施的生物学及农业科技教育的“三园”(校园、家园、田园)实践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农业科技指导的教育资源,将生物学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研究及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近二、三年来,上海的一些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引导下,特别是在江泽民同志会见两院院士时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讲话的鼓舞下,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更趋活跃。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市西中学的“高中自研式活动课”、华师大一附中的“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小课题研究”、七宝中学的“人与自然”系列研究、进才中学的“学生科学院”、市二中学的“研究型课程”。  

  这种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模拟了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强调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传统的重在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突破。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有相当的灵活性。目前,上海的学校一般是在活动课程的课时总量内,根据实际条件和各自的特长,设计各自的内容、实施形式、课时安排和评价方式。 

  1999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近年来的探索实践的经验作了初步总结。 

  四、从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到建设研究型课程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设研究型课程需要对涉及到的师资培洲、教材开发、学校管理、教学方式、考试制度等各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1.教材编制与师资培训 

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始终是在统一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之下,广大教师对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较为陌生,因此要顺利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建设研究型课程,关键是要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具体实施中应把教材编制与师资培训结合起来。 

  另外,为了促进研究型课程建设,教材编制与审定的工作还应将各个学校在这一方面原有探索成果的论定、完善和推广包括在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的学校在选修和活动领域的探索比较有特色,其中不乏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探索,对这些学校已有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2.扩大学校开发课程的自主权 

  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各个学校自己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同时也取决于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有保障学校主动改革的决策。事实上,研究型课程在学校层面上已有不少实践,有的学校还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政策上应该给学校的探索和创造留有余地和空间。 

  3.探索新的评价方法 

  研究型课程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方法,如小论文;设计方案展示、制作成果展示、口头答辩等。重在考察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 

  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增强教学的开放性,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宗旨。在一项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原有的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改变。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方法组织教学,“换汤不换药”,改革便无法推进。 

  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探索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 

  5.拓展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形式 

  目前最常见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是按照学科分教研组,这种方式在实施分科课程体系时较有效。但对强化学科联系不利。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小组或教研室;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跨学科教研组可以和学科教研组并存,互为补充; 

  五、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关于“研究型课程”概念的科学性 

  “研究型课程”提法出现后,引起了一定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研究性课程与原有的其它课程不同。这类课程的具体内容不是由专家、教师事先选择组织起来的,课程的选择、组织编排是在教师、学生与学习探究的对象三者之间交互作用下完成的,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课程内容的建构过程是统一的、同步的。当然也有不同意这种看法的。 

  研究型课程由一系列的主题单元构成,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实施,其优点是研究主题选择的灵活性很强,因而十分有利于不同学校和教师、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条件进行实践,它的缺点是学习内容不系统,且不易体现出学习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递进序列。如何在保持选择性的同时体现适当的序列性,这是需要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加以研究的问题。

  2.关于研究型课程的评价问题 

  “研究型课程”怎样评价?它与高考的关系如何?这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认为,“研究型课程”的评价与以往的学科教学评价应有很大的不同,它应该重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研究型课程的评价不能、也不可能与高考挂得很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与今后高考实现“三十综合模式”中的综合部分考试又是有关联的,我们期望抓住高考改革的契机来推进研究型课程的实施。通过实施研究型课程,将真正地赋予学生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是高考无法体现的,但是它的价值却是人所共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当作我们的责任。  

  3.关于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问题 

  就上海目前的实践情况看”,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显得比较薄弱。我们认为,现代教学手段在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上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个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二是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情景,为学生探究和体验提供条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这个问题的解决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4.关于研究性学习是否一定要跨学科

  研究型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跨学科的当然是综合性的,特别是以往学科分割的情况较严重,强调跨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感到,在单科课程学习中,如能强调本学科内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强调培养的综合性,也是重要的。

  

摘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