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心得体会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读书心得1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2-12 08:26:22   

  • *中国与世界


    最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在洛杉机机场候机时,发现在邓小平逝世的三天之内,在总共六七十种杂志中,竟有11种的封面是邓小平的大头像,其中介绍了邓小平的多种资料.


    我在哈佛大学的第一个月就卷入政治旋涡。在哈佛这样一个学术、政治、经济中心里,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沉默--不是站在这个立场上,就是站在那一个立场上。江主席访美的时候曾在哈佛做演讲时说:哈佛出了6总统,34个诺贝尔获得者.还有一项他没说,就是出了11个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世界跨国公司500强中就有几十个总裁出自哈佛,可见哈佛的地位之高。在我待在哈佛期间,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都在此做报告,以影响哈佛的学生,从而影响整个世界.


    江泽民主席在哈佛做演讲的时候,两派力量都想到警界线的前面去抗议的打出抗议的牌子,欢迎的也想占领该位置不让江主席看到这些反动派的标语.警察到场之前,这而早就头破血流了.据说自越战以来还从没有这么大的群众冲突.到场的一万多人中,举五星红旗的就有6000多人,周围上百公里的华侨,留学生开车赶来,声势可谓浩大。最后有一个华侨雇了一架直升机,挂了一个大横幅"热烈欢迎江主席访问波士顿",在哈佛上空绕了一天.我有这样一个经历,使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真是前方将士在流血牺牲!最染人长志气的还是江主席在哈佛做演讲的时候,由于翻译跟不上,他甩开手稿直接用英文讲,博得在场所有美国人的喝彩!


    ----摘自《美国各界在中美关系上连种不同观点的对立与斗争》

  • *心得


读了此文后,我有一个特别的感受。在以往几年的学习与受教育中,政治课老师授予我们的,往往是些"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上已取得大大提高"之类的观点.可事实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出访一个国家的时候.竟然受到他国公民的侮辱,中国的国际地位何在,中华民族的尊严何在?虽然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有1800亿美圆,中国商品遍布世界各地.但在大部分外国人眼里,中国只是一个"a place to make shoes only",没有人权,只会搞文化大革命的怪国.难道中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作为一名跨时代的大学生,在面对祖国的未来,自己的未来的时候,首先应该对未来整个世界文化格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看到,国外许多的人对中国并不了解,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咎其缘由,固然虽少不了那些亲美反华台独势力的从中作祟,但美国强大信息产业对信息的垄断封锁,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打破美国的垄断,重担就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特别是我们电信学子身上.现代的世界已经进入"信息高速公"时代网络作为一种媒质,将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个国家信息闭塞,或其信息产业不发达,就根本不可能在世界上立足,更别谈什么国际地位了。这不由又使我想到了中国的这一次入关,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已经迈入了决定性的一步,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世界虽离不开中国,但中国更离不开世界!"

  • *文学与艺术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周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quot;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诗中的女子想把心事寄托西洲丈夫那去。"梅"和"美"是谐音,可以理解成女子的美好盼望。那么西洲在哪?同江北何关系呢?其实这两句是互文的关系。"西洲"即"江北"。


诗中说"日暮伯劳飞",这其中带有回忆的味道。自己心爱的人走了以后,天黑了,只有伯劳鸟在飞。"伯劳"借指孤独,颇有比兴的味道。下句"风吹乌桕树","园林二月中",用乌桕树叶的红来象征爱情。"门中露翠钿"。翠钿是古代女子头上的装饰品 ,用翠玉镶嵌。这诗写的稍微绕了点弯度,古时女孩是不能常出门露面的。这句就是说这位女子虽不能出门寻夫,但却老是开门张望,看看丈夫到底什么时候归来。所以旁人只看见她的翠钿,这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写法,非常好。下面"采莲难塘秋,莲花过人头"这两句也很好。但要注意一个"秋"字。这个"秋"不一定是指秋天,而是说那地方天气凉爽,如同秋天。"
----《西洲曲》与《木兰词》解析 吴小如

  • *心得: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子,读了此文之后,顿使我茅塞顿开。人们常说,现在的高中生,要么学理的就是"一文不染",毫无文学细胞;要么就是文采太好了,甚至把自己的理科天赋都掩盖了。但毕竟后一种人才太少了,所以大部分理科生进了大学之后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的确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固然与应试教育脱不了关系;其二则是更重要,大部分理科生视眼太狭窄,偏重专业而忽视博览百家之长。其实,偶尔能听一下精彩而妙语连珠、乐趣横生的人文讲座往往能使疲惫乏味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松驰、放松、沉淀、净化进阶为升华。要记得,汉文化毕竟是我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入门课啊!中国的文化的确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耳熟能详;四大名著,三大国粹,海内皆知。如果我们连偌大的一份遗产都继承不了,又有何资格谈自己今后的发展、事业呢?我们都知道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纪,中国的民族文化要想在未来独占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和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但更重要的一点还应看如何发展自己的文化。出路何在?我个人认为文理结合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未来社会被喻为"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网络将成为社会信息的主要传输工具。然而一个经典网站的成功必然少不了文理技术的分工合作。而如果能在技术制作当中加入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的点睛之笔,前程将不可估量!

  • *经济与社会


前现代社会,人们的'命运预测度'高,即自己一辈子怎么过日子,大体知道.比如当农民吧,无非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日中为市',年复一年,无所变动,儿子的生活是父亲的翻版.读书人的命运亦是如此,极少数'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则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更多的人是'秀才没落,下乡教书。而现在社会不同,命运预测度极底,可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跳槽'已不含贬意,能人总敢于频频择业。他们说;"什么叫投机?就是人力与物力投资于机会;什么叫危机?没有危险就没有机会。但判别机会、捕捉机会、挑战命运,那一样是轻松的?这就需要每一个人不断进取,不断适应,不断开拓。现代人真够累!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