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学生质疑的出发点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3:10   

  苏霍姆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定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设想,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允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在他认为可能的领域中争取成功。”而往往有些学生却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更提不上用自己的方法对课文进行质疑了,导致所提的问题变得枯燥乏味,以至与文章本意相差胜远。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课题、关键词和句段、教材等方面来思考。

  一、从课题出发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引导学生提出好问题。如《蜜蜂引路》这篇文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1)蜜蜂给谁引路?引到哪里?(2)为什么蜜蜂会引路?结果如何?学生对动物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平时不宜接触到的动物更感兴趣。因此问题一提出,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有的说:“可能引到山上”,有的说:“蜜蜂很聪明,就更我一样聪明,所以会引路”……凭着自己的想象,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这样一来,就促使小学生与平时生活联系了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从而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二、从教材出发

  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乐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围绕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指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的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想象。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我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后,启发质疑:“你们发现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助的?”一位学生便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是‘骗’字。他的话音刚落,课堂上便热闹起来。学生敢于想教材挑战,这正是他们身上闪现的求异思维的火花。学生针对此问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发展了求异思维,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从文章的中心词出发

  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全文都是围绕它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把握住中心词,从词联系到文章。例如《再见了,亲人》中的“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指什么?为什么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情谊”、“山”、“海”这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因而理解了这三个词也就理解了整篇文章。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就非常明确,效果也非常得明显。

  四、从文章的重点句段出发

  重点句子和重点段对表达中心和突出中心起了重要作用。如《登山》中的重点句:“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待学生读完后我便向学生提出疑问:“读了这一句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吗?”一位学生略加思考了一下便提出:“句中的‘它’是指什么?‘它’是怎样的?列宁怎样害怕它?为什么要害怕?他所提的问题与文章中心紧扣,因而抓住了质疑的要点。

  五、从文章的表达特点出发

  表达方式是文章的筋脉,它决定着文章的性质。而在分析语言特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言的特点去质疑,理解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更深入。如《古井》一课,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句话: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它的儿女。读了这句之后,我启发质疑: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吗?许多学生能够讲出是一个比喻句,因而便推出为什么古井像母亲等等之内的问题,层层深入,到达极限。

  六、从矛盾处出发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卖或才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明明不敢抽出或才点燃,为何却终于抽出一根。又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作者既然“不忍离了中国而去”,为什么还要做“罪人”离开呢?

  此外,还可对文章的标点、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质疑,让学生通过质疑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