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案例研究方案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15:37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术领域,“对话”不仅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更是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一个新的时代的发展,必然会使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育以至未来育中的价值。作为育主要途径的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形态,我们姑且称之为“对话”。回顾育的过去,对话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也是存在的。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是一种艺术而非的精神。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对话”,在某一个侧面,可以说是古老的艺术的复兴,整体地看,是对当代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

   小语文课程改革敏锐地把握了“对话”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革话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生、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的确,“对话”依托语言,又发展语言,承担语言基础的小语文课程与对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课改提倡让每一位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今天,广大一线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对话”的本质理解、实施策略、反思评价等产生了大量或正或谬的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反思、提炼,从而解决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小语文对话的问题,不仅对于研究新课改中的语文,而且对于弘扬民主、平等的时代精神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

1.哲基础

①伽达默尔的的现代哲解释

在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从解释的角度阐述了艺术的本质,对于理解对话中人与文本的对话具有哲意义上的指导价值:

伽达默尔认为,“由于我们使艺术作品从其生活关联中脱离了出来,作品就像一幅画一样地被置入到了一个框架中,而且似乎被挂了起来。”作品只有当它被观照、被理解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同样,作品只有在被理解、被感知的时候,它的意义才被发现。在对话中,文本只有在与师生的对话过程中,与师生的生活情感相观照,才具有意义,任何将文本脱离或凌驾与师生之上的对话都是没有意义的。

伽达默尔还指出:“艺术的万神庙并不是一个向纯粹审美意识呈现出来的永恒的现在,而是某个历史地积累和会聚着的精神活动。”艺术的真理问题既不孤立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作为审美意识的主体上,而在审美意识与作品相互交融的具体理解活动中。之所以把阅读称之为“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其意义就在于不是传统的师生共同习、努力理解文本的过程,而是师生阅读的审美意识与文本相互交融的具体理解过程,是师生凭借文本与前人智慧对话,从而提升自己的过程。

②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

在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中,他提出“解构的任务就是消解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使得人们找不到所谓永恒的本质和中心。”在德里达看来,在传统哲的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方面统治着另一个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一个命题,从根本上说,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必须通过一种双重姿态、双重科、双重文,在实践中颠覆经典的二元对立命题,全面转换这个系统。”在传统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师为中心的现象,师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而现代就是要颠覆这种话语等级秩序,消解以师为中心的对话方式,倡导“民主、平等、和平共处”的对话精神。

德里达还指出:“解构一段话语,即通过在文本中识认出产生了据说是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的修辞活动,运用话语本身的逻辑将其推到极端,就能看到所谓的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是一种非常模糊、自相矛盾的东西,并没有一种完整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就被消解了。”从这个意义理解,没有一个文本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在中,要消解“文本中心论”,倡导师生与文本民主、平等、和平共处的对话精神。

2.基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多元变化促使我们“与我们自己、我们的概念、我们的环境以及与他人的协商。确定性的丧失鼓励我们——如果不是导致我们——与他人进行对话和交流。”避开“只有一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由此,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寻求对主体/客体、心灵/身体、课程/人、师/生、我们/他们等进行折中的但却是局部的整合。这一整合是动态的过程;它是协商的而不是预定的,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知道便是扼杀”(定义性认知毁灭未出生的思想)“探究便是解放”(开放可能性)。

在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理论的对话中,对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个体发展的身心需要;对话不仅仅在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更扩展到师生与课程、与自我、与社会、与过去、与未来等的全方位立体的空间中。

三.对“对话”的历史性研究

1、“对话”的溯源

中国古代育家孔子十分强调与问的结合。《论语》中记载了他的基本观点:"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希腊哲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强调师生之间用对话与辩论的形式进行,从而使生掌握论辩、推理之术。这些育思想可以说是对话产生的雏形,但因为当时的社会形态还是一种非公开性形态,也就是一种“非对话”的形态,因为它体现了少数的精英分子的智慧与策略,因而还谈不上真正的民主性与大众性。

在陶行知“合一”的育理论中,有让生在习中“解放嘴”的育思想,也可以看作是对话的起源。

2、当代育界对“对话”的研究

近年来,一套较完整的对话理论正在逐渐形成,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者有德国的克林伯格、巴西的弗莱雷、日本的木下百合子、我国的钟启泉、刘庆昌等。

克林伯格提出:“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弗莱雷在其解放育理论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提倡“对话式”;钟启泉指出:“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的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增进师与生的沟通。……师生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达到互识共识,将显得更加重要。”刘庆昌提出了“对话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育领域的回应”,是“民主平等的;沟通合作的;互动交往的;创造生成的;以人为本的。”

还有论者认为:对话是当前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育理念的方式。根据新的育理念来审视,进入对话状态的语文主要由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与生的自我对话所构成,并且应该有这么四个明显的特点: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的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能。

四.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完整表述是:小语文对话的案例研究。

根据对上述哲理论和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同类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提出我们所界定的小语文中的对话是指:在新课改背景下,生在师的组织引导下,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与师、文本、课程、自然、社会、自我以及过去、未来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创造与生成的习过程。

对于上述定义,我们作如下说明:

1.对话的原则和精神

对话首先意味着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生来说,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因此,的对话原则的意义之一是追求的创造性质。其次意味着关系的和谐化。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是指所有融在课堂中的对话者(无形的、有形的)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因此,对话原则的意义之二是追求的和谐化。

2.对话的主体

语文新课标指出:生是语文习的主人。对话是师生、生本、生生、生的自我对话等等构成。但其主要活动是围绕生的习开展的。因此,其主体仍是生。师在其中主要起着组织、引导、推动作用。

3.对话的话题

对话不同于传统的谈话法,传统的谈话的话题主要是文本,师生围绕文本的谈话主要围绕着如何深入理解文本进行。而对话的话题是师生根据文本共同转化的背景中产生的,是不断生成和推进的。

4.对话的场境

对话中的场境应体现民主、平等、自由等特性,营造这一场境可从改革课堂常规、建立课堂礼仪切入。对话自由、开放心理场的形式,还与课堂的空间布局紧密相关。对话的座位可以有以下几种安排:圆桌型、马蹄型、对阵型、舞台型、自由型。

5.对话的过程

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它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话者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话式的相比,整个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对话中的创造,意在“自主建构”,而非为世界创造全新的思想。对话借助创造性的、生成性的过程,使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对于生创造心理素质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6.对话的分类

从纵向看,对话可以分为产生话题、相互理解、沟通交流、深入感悟、升华延伸五个层面。从横向看,对话可以分为人与人、人与文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个层面。

五.内容与过程

1研究目标

①收集、整理若干比较成熟、比较典型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小语文对话的若干案例。

②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研究对话的“5个W”,即:在什么时机产生话题,由谁进行,什么情境下进行,为什么对话,进行什么话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小语文对话的思路。

2.研究的进度及方法:

①研究的准备阶段(2004年4月~2004年5月)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b.      收集并整理有关对话的资料。包括:报刊、书籍、案、实录、录像等。

②研究的实施阶段(2004年6月~2005年4月)

a.       开展案例研究。深入课堂实际,记录小语文对话案例,分析案例的成败得失,并从中提炼思路。

b.      开展历史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对话案例及有关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归类。

c.       开展行动研究。将以上对话的思路在语文中实施,并不断反思和改进、完善。

③研究的总结阶段(2004年5月)

a.       归纳撰写案例。

b.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1.主题报告:《小语文对话的案例研究》

2.带动本区、校骨干师共同投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并将该研究的初步成果向校、区的语文迁移、辐射,带动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附录

1.【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解释的基本特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2.【法】德里达著《书写与差异》/辽宁育出版社/1998第一版

3.【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  王宏宇译《后现代课程观》/育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4.刘庆昌  杨宗礼著《艺术纲要》/北京育科出版社/1993.1.

5.刘庆昌文《对话初论》/《课程.材.法》/2001年第12期

6.黄志成  王俊文《弗莱雷的“对话”述评》/《全球育展望》/2001年第6期

7.华卜泉文:《对话:概念.基础.要素》/《江苏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