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借助电教手段教《瀑布》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0:31   

  1.借助录音带,让生感受瀑布的声响之美。
  本诗第一节“先声夺人”,写瀑布之声。生对“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的声音比较熟悉,但对“风吹松林”的声音却很陌生。于是我录制了这两种声音。在讲授这节诗时,给生播放录音,使生以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去感受这两种声音之不同:“浪涌岸滩”表现了奔放、洒脱之美,而“风吹松林”则蕴含着宏大、磅礴之美,从而让生真正体会到瀑布流泻过程中的声响之美。

  2.借助投影片,让生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诗的第二节,作者化动为静,描绘了瀑布的颜色和光彩。随着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瀑布突现,令作者产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感想。为什么作者无法比喻这般景象我边背诵第二节,边放投影片。生看着眼前这幅山水画:雪白耀眼的瀑布在高高的青山的映衬下,是那么鲜明壮美,气势逼人,个个不由得惊叹起来:真是壮观啊!情境的设置,令生自然地进入这美的画面中去,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3.借助录像带,让生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诗的最后一节是对瀑布形态的描写,结尾处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巧妙地写出了阵风吹来时瀑布的形态之美:“如烟、如雾、如尘。”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什么像烟,像雾,像尘呢生不容易理解。我选择了科片《黄果树瀑布》中一段瀑布飞流而下的画面,连续放了三遍,一边放一边引导生观察:瀑布直泻千尺,撞击岩石,飞溅无数细小水珠,在阳光下,飞珠徐徐上升、飘舞,呈现袅袅的轻盈之状,便 “如烟”一般;阵风吹来,云雾随风扩散、弥漫,瀑布呈现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态,便“如雾”一般;须臾细小的水珠在风中四散下落,又呈现飘洒自如之姿,又“如尘”一般。

  瀑布的声响、色彩、形态无一不美,令人叹为观止,心驰神往。运用电手段,使生在充分欣赏了瀑布的声、色、形之余,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炉火纯青的语言之美。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