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在讲读课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1:16   

    这里连续的动作细节描写之所以出色,关键是运用了一连串恰当的动词,以及用来修饰动词的状语。生 对动词的运用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对修饰语即状语的运用。指出这两点后,就指导生进行描写人物动作细 节的单项训练,如写《老师走进室的时候》、《思考》、《栽树》等作文,规定其中必须要有一两个关于人 物动作细节描写的镜头。这不但使生加深了对作品中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写 人物细节的实际本领。这种,由于目的明确,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效果自然好, 效率也高。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范文的写作特色,指导习和运用在叙述中进行插叙,采撷诗词,运用 典故、故事、传说等表现手法,这对培养习写作复杂记叙文的兴趣和提高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会 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讲读中,对作品中的局部写作特色加以理解,并指导生的写作实践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那么,能否利用一些优秀作品全方位指导生进行写作练习呢?我的回答也是肯定的。譬如欧阳修的《伶官传 序》,从艺术性上看,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接着紧紧地联系唐庄宗盛衰转化过程的实际,进行扬抑结合 的对比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又通过严密的推理,逐层深化论点,最后又使观点升华:“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 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岂独伶人也哉!”这篇文章,对指导生写作议论文,特别是写作读后感文章,有着非常直接的借鉴作用 。作者在论证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理足气壮,而且通篇结构甚为严谨。所以,《古文观止》的编者吴 楚材和吴调侯评点这篇文章说:“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 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清代文家沈德潜则评论说:“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 第一篇文字。”《伶官传序》不仅在论证的内容上抑扬顿挫,而且在文字的语势上也是抑扬顿挫的。文章时而 高昂,时而低沉,具有章节变化之美。明代文家茅坤以“此等文章,千年绝调”来赞誉《伶官传序》,这是 深得其中真谛的。所以,我这篇文章时,常常从文章的角度指出其文的奇妙和高超,启发生从文章的 结构、立意、语言、论证方法等多方面地向《伶官传序》习。后来,生在写作时,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生们普遍感到对写作读后感的指导和启迪极大,受益匪浅,甚至觉得终生管用。对于优秀的中外名著,如果 我们能从文章的角度指导生的作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了,生也活了,语文 的质量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实践证明,在讲读课中结合作品的写作特色,指导生写作,不仅使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 且能使生很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这对讲读与作文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通常的作文,老师们往往在生们作文之后,一个期中进行为数不多的讲评,将生们在作文中存 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但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我的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 行作文讲评外,更多的则是把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 子,从中可以照出生作文的瑕瑜,使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益。这样既提高了生对课文的欣赏 鉴别能力,又提高了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 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 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 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 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 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鲁迅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人, 极省俭的方法是描写眼睛。我在讲读中着重讲祥林嫂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告诉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 察生活,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的词儿将使人物形象失去个性特征。这样结合范文讲评 作文,具有较强的启发力量和说服力量。又如,根据生写作议论文时往往思路拓展不开的实际,我在讲解《 说“勤”》时,特别详细地分析文章主体部分论“勤”,指出作者在论说这部分内容时,从“勤是美德”、“ 勤出成果”、“勤出智慧”(应改为“勤能补拙”为好)进行论说,在论说中,作者多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以 此说明作者思路开阔,启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