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开放识字 多认少写 把握规律 论文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2:46   

   

  在我国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育阶段的重点,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重点”。这是对识字的重要定位,也是对十几年来识字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我认为新课标中的识字精神可以概括为这样十二个字:多认少写,把握规律,开放识字。

一、多认少写

尽早大量阅读是发展语言的最重要、有效的途径,而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照原大纲的规定,1、2年级识字量只有1100多个,这样少的识字数量既不能满足儿童阅读、写作的欲望,也不能适应语文进度的要求。

另据研究发现,儿童识字能力的强弱存在年龄差异,一年级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可见,低年级是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为充分利用低年级生在识字能力上的优势,满足儿童阅读、写作的欲望,新课标增加了低段识字量,规定第一段的识字量为1600~1800个。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几套材,1、2年级的识字量都有明显增加。

识字量增加了,但写字量基本不变。新课标规定,第一段要求800~1000个字会写,,这样,生的负担并未增加。相反,许多字因为多次接触之后再要求生书写记忆,生往往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记住,难度相对降低了,生反而感觉得轻松。因而,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关于两类字的不同要求进行识字: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认识,不做书写要求;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致了解意思,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

二、把握规律

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往往有着一定的联系。如会意字,其”语义”与”符号”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看到”采”就让人想到”手在树上采摘东西”;象形字、指事字,其”图像”、”符号”和”意义”有密切联系。如”马”字,本身就像一匹骏马,”上”,多像一人立于地平线上;形声字的”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都有联系,”蚂”,左边是形旁,表示意义,右边是声旁,表示读音,联系生活,一只只可爱的蚂蚁就浮现在眼前。

在识字中,我们若能引导生发现这些规律,把握这些规律,就能实现”多识字、快识字”的目标。

1.”图———字”对照,习象形、指事字利用象形、指事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我们在时常引导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语文象形字”鱼”,我以多媒体显示一条挂着的鱼,并在图下依次写上”鱼”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借助图画,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鱼”这个符号,而且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

再如指事字”本”时,生已了象形字”木”,知道”木”就是”树木”,我就让生在黑板上画一棵树,然后在下面加上树根,告诉生:”木”下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于是,树及树根的图像与”本”这个符号联系起来,牢牢地刻在生的脑海中。

一段时间之后,生初步掌握了这种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识字实践:习”飞”字,生说”飞”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飞鸟;习”竹”,生说它像竹子上的六片竹叶……

2.分析”部件”,习会意字

会意字时,我们常利用会意字的”语义”与”符号”之间的巧妙联系,指导生分析”部件”,编故事或做动作,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

”看”时,我告诉生,”眝”就是一只手,然后让一个生将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这样,生很快就记住了”看”的字形。

以后,生十分喜欢用这种方法习生字:习”泪”字,生说,眼里流水是泪;习”休”字,生说,一人靠在树边休息……

3.形声归类,习形声字

据统计,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74%。利用形声字”图像”、”符号”、”意义”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能帮助生识记大部分汉字。

形旁归类 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衣字旁的字都与布、服装有关。记得生在初”褐”字时,经常将其写成示字旁。为了帮助生记忆,我让生查字典了解:”褐”不光指”褐色”,还指”粗布或粗布衣服”。从此,”褐”在生脑海中就与”被、补、裤”等归为一类,再也不会写错了。

声旁归类 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经常进行归类复习。如习”晴”字之后,我让生回忆以前过的带有”青”的字+清、睛、请、蜻,,帮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目是眼睛,昆虫蜻蜓。

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把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减轻生的识字负担,而且能使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降低回生率。

三、开放识字

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