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以“问题”为核心的立体探究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4:45   

                  以“问题”为核心的立体探究
                 ——《钓鱼的启示》例谈
                  东城区花园小    李敏君

    阅读的高耗低效的状况至今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面面俱到的理性分析,围绕课文内容的繁琐提问等,使阅读平添并非必要的环节,使原来宝贵的听说读写训练的时间再受挤压。笔者认为,阅读的改革应从内容入手,也就是说,内容力求“精要”。一篇课文的到底该抓些什么?主要抓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文章的探究点,着眼整体进行词句段,并热情地鼓励生质疑问难,把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就会大大提高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的效益。下面我试以《钓鱼的启示》一文为例,浅谈一下怎样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立体探究。
    一、生疑导入,激发生获取知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地导入新课,不仅能一下子抓住生的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唤起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生引入到最佳的习状态中去;还能起到情感传导作用,架起师、生思路之间的桥梁,开拓生的思维,充分调动生的积极性,为上好新课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因此,我《钓鱼的启示》时,是这样导入的:
出示课题后,我让生从题目中找探究点,问:“课题中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启示!”我顺水推舟,引导生直奔重点:“请打开书,仔细读课文,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打开书读起来,想尽快找到答案。这样,在以下的习过程中,生的习积极性必然高涨。
二、以读为本,引导生主动质疑、释疑
语文课程标准在讲“正确把握语文育的特点”这个基本理念时,讲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阅读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在《钓鱼的启示》中,我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原则,注意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第一是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第二是每次读都比前一次有较高的要求;第三是加强了师的示范、指点、激励以及对读书兴趣的激发和读书方法的点拨。
熟读精思。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只有通过读,生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生在读中质疑问难入手,最能调动生读书、思索的积极性,让生真正成为习的主人。因此,我结合《钓鱼的启示》课文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方法(片断):
师:上节课,大家预习了课文,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们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请提出来。
师的引导下,同们纷纷举手,敢说敢问,有的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谈了理由,有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归纳起来主要有: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父亲告诫“我”的话该如何理解?我以旁敲侧击的方法,让生以习小组为单位,去争议、去讨论、各抒己见。如此下来,大家不仅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而且习的积极性更高,纷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三、挑战权威,培养生质疑和辩论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权威,指的是班里习好的同,甚至是老师、书本。生的创新精神,同样也体现在生在课堂中是否能做到不信书、不信师,敢想敢说。生的质疑,甚至是驳问,是他们主动钻研精神的表现,爱因斯坦不是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吗?
生们讨论“父亲为什么一定要作者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这个问题时,一些习尖子指出,这是因为父亲希望作者成为一个诚实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但也有些生质疑父亲的做法是否正确,在小声地议论。很快,班里便形成了“两派”。面对这情况,我没有怕影响进度,索性让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引导“两派”生展开一场“小小辩论赛”。请看看生们精彩的辩论词:
正方:因为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没到,所以我同意父亲叫作者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反方:还有两个小时就到12点了,又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不放也没有多大关系。
正方:父亲叫作者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去,是希望他当个诚实的孩子,所以我同意父亲的做法。
反方:人总会犯错误的,错了一次不要紧,下次改正就行了。
正方:如果你认为错了一次不要紧,那你会一错再错的。
反方:作者当时的年龄这么小,只要以后对他严格育,他不会一错再错。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