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音响效果设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5:15   

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音响.影像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和综合,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内容,从而达到为服务的目的。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音响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掉。何为音响,音响即声音所产生的效果。在这,我就自己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谈谈对音响的运用。
一.音响的适时性原则
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课件都会有一个“封面”。绝大多数的“封面”是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并且是在课间准备时展示在大家的面前的。如果这时活泼的动画配上轻松的音乐,同时从电脑中传递给生,必能缓和生紧张的心情,也吸引了生的注意力,调动了生的探知欲。但是如使动画与音响相互独立,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如:在制作英语课件《Numbers》的过程中,动画是从电脑中传递,而与之配套的一首英语歌则从录音机中传递给生,这时我发现有的生看着大屏幕,有的则盯着录音机,这样就分散的生的注意力,也使生产生一种别扭的感觉。如果将歌曲录在电脑里,并嵌在课件中,使之与动画同步播部门,必能减少生注意力的流失,在课的一开始就调动起习的积极心。又如:在低年级的课文《小雪花》时,我设计了小雪花从天上慢慢飘落的动画场景。第一次,我是让生边看动画边听我读课文;第二次我将范读的声音录入课件中,使动画与声音从一个地方同步传递,这次减少了生注意力的流失,他们比第一次专心多了,也使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音响的强度原则
有人对小生在日常习中注意稳定性作研究,发现7-10岁生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生可维持25分钟,12岁以上的生可维持30分钟,而小的一堂课是40分钟,如何使生生能够保持注意的稳定而不出现疲倦现象呢,这时就可以借助一些较强的声音的帮助。如:在制作《Numbers》时,在“one、two、three……ten”这些单词移动出示时,可与之同步发出较强的一个叮咚声。由于生还不善于主动转移注意,因此可以用这个清脆的声音又将生引导到本课的习中去。又如在做巩固练习的时,一般来说,巩固是处于一节课的尾声部分,这时低年级儿童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严重的不集中,如果突然有一个较强的声音冒出来,是否能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所以,我做了以下的尝试:在进行“青、清”的分辨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河水真( )啊。”当我把“青”拖进括号里时,就出现一个“你错了,你错了”的声音;当把“清”拖进括号里时,就出现一阵掌声和“你真棒,你真棒”的声音。生对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感到吃惊,或被吓了一跳,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又被重新拉回了课堂中,而且掌声和表扬声又能激起生的习兴趣。对于这些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儿童来说,有一定强度的音响,能够恰当地引起他们的注意,调节好课堂的习气氛。
三.音响的熏陶性原则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语文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播放一段与课文情感相符的音乐,可以使生为理解课文定下一个感情基调,如:在《一去二三里》时,我一边出示课文动画,一边放上一段优美的古筝曲,让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郊外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中,远处小山上有几座亭子,小河边开满了美丽的桃花……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发展了生的形象思维,也使生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陶冶了情操,还能培养生优雅的气质。
综上所述,音响的效果还真的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声音如:掌声、清脆的玲声、古曲音乐等,巧妙地将这些音响资源利用到我们的课件中来,使课件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个性化特点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