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以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思考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31:52   

以新课程理念引导生数习的思考
【内容摘要】
习是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数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是习数的重要方式”。在《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努力促进生数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个性化习、做数习反思”这三个方面对生数习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数习  个性化   做数  反思  
《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生数习应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习方式,本人通过习和实践活动,对如何引导生数习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以“个性化”的方式引导生数习。
    不同的人不同的数,以充分尊重生的个性差异、展示生的个性、发展生的个性为指导思想。师要在的过程中,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生健康、和谐个性的习环境,引导生认识自己的习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习优势领域,进行个性化的习,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1. 让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要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让生亲自动手去解决问题。一位老师在引导生解决下面这道应用题时是这样的:“在一次跳远比赛中,王华跳了3.06米,比李明多0.2米,张天比李明多跳0.14米。张天跳了多少米?”
师:请大家把题目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问题是“张天跳了多少米?”,张天跳的远度和谁有关呢?
生:和李明有关。
师:李明跳了几米有没有知道?
生:李明也不知道。
师:李明跳的远度跟谁有关呢?怎么算呢?
生:因为李明是跟王华比的,所以要根据王华的远度来计算。
师:这道题目大家会做了吗?
生开始列式计算。
像上面的例子中,师先让大家齐读题目(有的老师索性自己读题给生听),然后与生一问一答的展开分析,当生非常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后,就让生开始“做”题。在这样的练习中,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其实,生开始做题是从读题开始的,除了低年级的生由于不识字,师有必要解释以外,高年级的生都应该从读题开始,独立地解决一个数问题。
     2. 积极鼓励生去解决问题。
生独立地去解决数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一下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怎样,师都应该积极的鼓励生。只要生自己去动过脑筋,即使他们没有解决问题,也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同伙去交流。如果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那么无论这种方法是否最优化,都应该肯定和鼓励。虽然生找出的方法,可能比较繁琐、费时,但这是他们自己经过思考找出的方法,是通过他们自己辛勤劳动得到的答案,是一种经过努力后得到的收获。他们都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如果得到师的肯定和鼓励,生会产生更强烈的习数的动机。在了比例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个问题: 晓磊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还剩下210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几页?(用比例解)有生是这样解题的:
   设这本书共有X页。
(1)1∶8 =(X-210)∶X
(2)(8-1)∶8 = 210∶X
(3)1∶(8-1)= (X-210)∶X
   设已经看了X页。 
(4)1∶8 = X∶(X+210)
(5)(8-1)∶8 =210∶(X+210)      已看页数+210=总页数
(6)1∶(8-1)= X∶210
交换比的前后项的位置,还有另外6种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说明了生对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已经掌握得很好,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3.要培养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当生在解决一个数问题时,常常表现出水平的差异,有些生比较快的解决了问题,而有些生则解决问题的速度较慢,无论是哪一类生,师都应该培养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问题的习惯。有的生用一种方法解决了问题后,认为没有事情可做,就等待师的评价,而没有去认真的检查,更没有在检查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师要积极引导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问题。如上面的应用题若不限制用比例解,通过师的引导,生还给出了这些方法:
(1)210÷(1-    )
(2)210÷(8-1)×8
(3)(1-    )X = 210(设这本书共有X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