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06:09   

  新大纲颁布已近一年,但新材替换试用版材的工作要到2005年春季才能完成。因此,今后几年,既有适应新材的问题,又有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的问题。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本文就这一话题谈谈看法。
  一、树立几个基本的理念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材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观念的干扰问题。新材的使用也有这个问题,但试用版材的使用问题更严重。因为材是根据十年前的理念编写的。在使用试用材时,材对传统观念会起一种强化作用。因此,用新大纲指导试用材的,转变观念,树立几个基本理念就晃得尤为重要。
  1.立足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长期以来,人们片面理解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导致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语文的习兴趣荡然无存。新大纲扩大了工具论的内涵,同时强调应立足于促进生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重。在中,必须把生当作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引导习、运用语文时,要激发生内部灵性的生成。
  2.要加强生自主的语文实践的理念。“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自提出以来,师奉之为名言。但“主导”与“主体”的并列,却有导向不明的问题,老师在实践中有诸多困惑。新大纲在师生观上态度就鲜明得多,明确指出“生是语文习的主人”,“在过程中,要加强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明确规定师的是起“引导”、“指点”、“鼓励”等作用,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指点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谈,鼓励生发表独立的见解”等。用新大纲指导,就要摆正师与生的关系,的关系,少点主导,多点引导,切实让生做习的主人。
  3.淡化分析,弱化训练,强化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理念。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繁琐的分析,长期困扰着阅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提出的初衷,是要对上述弊端起纠偏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或轻或重存在“琐碎机械的练习”的问题。对思想内容的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师已轻车熟路。师要用新的法如引导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培养语感来武装自己,就要在思想上坚决摒弃旧法,习新法,在中才能自觉地减少分析,弱化训练,而根据材特点和生年龄特点引导感知感悟、积累和运用。
  二、探索几个具体的操作办法
  1.探索多读的办法。在试用版材第一册中,把朗读背诵列在“思考·练习”的最后一题,在新材的第一册中,则把它列在第一题。这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读书是第一位的,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第一重要的。强调多读是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势必贯彻各个年级的修订本中。我们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材的,就要把朗读、背诵列为第一要求,在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才引导生感悟。
  多读不是一味地让生读,而是要变着法儿让生读。如“以读导读”,以师的范读,读得好的同的读引导生读;“以境诱读”,以语言描述、画面展示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音乐渲染把生引入情境,让生在情境中读:“以问促读”,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激发生思考想象,引导生在读中感悟;“以评促读”,通过老师对生的评读、生对老师的评读,以及生间的相互评读促进读的深入。
  2.改造课后思考题,在繁琐的分析上狠砍一刀。试用版材“思考·练习”第一题是思考题,一般由3、4个问题组成,编者意图是为师理解课文的思路提供依据。但实践却说明,思考题导致过多的理性的分析。师依据思考题提问,问完了,课文也就完了。生对课文内容不但不甚了了,连课文也读得半生不熟。试用版参的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使老师的繁琐的分析有了“资本”。这些都是编者所意想不到的。在新材第一册中,思考题已狠砍一刀,多数课文不设、少数课文只设一道。按照这一修订思路,以后各册的思考题都会狠砍一刀。思考题的作用是什么?是“引导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因此,要在试用版中减少繁琐的分析,就要改造课后的思考题,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把符合新大纲精神的思考题留下来,其余的则坚持删掉,如第五册《参观人民大会堂》思考题大小问题有5 道,可留下“课文哪些地方写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一题,并要求生先自己勾画,再与同交流。
  3.着重整体感知,读中感悟,不搞从段到篇的程式化。长期以来的阅读,大都是从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到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套路。试用大纲对段的的加强,更是强化了这种段  篇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