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充分看图学文  经历发现过程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28:45   

郭沫若同志曾说过:“育的目的是养成生自己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切实以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习过程中体现生的主体性,是现代育为适应时代的要求、育目标的变化,与时俱进而产生的必然要求。根据新大纲精神,师要引导生自主探索,通过生独立的、自主的实践活动,培养生主动、创造的精神。我在人版第四册第八课看图文《难忘的泼水节》中进行了一次开放式尝试,完全摒弃了师讲解,而是放手让生自己看图读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

首先,我针对低年级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挂出一幅彩图,故意设疑:这幅图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因为不少同都翻阅过课本,很容易知道这是第八课的插图。然后,拿出一些“习星”、“小问号”等奖励性道具,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励生:“大看图读文,然后,老师看哪些同的收获多,哪个组得到的习星、小问号多?”生听后笑逐颜开,马上投入到习之中,他们一边仔细看图,一边认真读文;一会儿勾勾画画,一会儿同桌商讨;时而凝神思考,时而琅琅有声。有的同抬头看到师微笑着注视自己,越发劲头十足,在这种积极的习状态中,老师都能感受到一股热气,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

在汇报读后收获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一个生率先说:“我知道了傣族人过泼水节”,我相机板书:泼水节。一石激起千层浪:“跟我们汉族过春节一样,傣族的泼水节也很热闹”“泼水节也是一年一次”……围绕这个问题,同们畅所欲言:傣族人的服饰、泼水节的时间、傣族人怎样过泼水节,这一次的泼水节是哪一年……大家说自己的发现,讲这一发现的依据,并理解了“火红火红、一年一度”等词语。有的生说:“我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不同寻常,因为这一年周总理也来过泼水节。”我结合以前过的课文《温暖》、《补丁》等,利用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同们说说图中哪位是周总理,结果同们纷纷指图,我则要求不能简单地一指了事,必须用一定的方法介绍人物,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穿着,有的说身材,有的说动作,还有的从脸上的表情来叙述。我——肯定了同们能从不同侧面介绍周总理,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介绍人物的方法,再请他们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连贯地介绍一下周总理,生说得有条理、又完整。大家还从周总理高兴的神情想象他的内心世界,从傣族人民簇拥着周总理那热烈的场面体会到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人民爱戴月总理。同们从图中、文中受到这欢乐气氛的感染,也不禁“欢呼”“笑容满面”,不仅理解了“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等词,还在朗读中很自然地读出重音,读出语气,更深切地体会了感情,朗读富有感染力。

可以说,没有了老师问题的设置,没有了串问串答,没有了琐碎分析,生反而看得更细致,读得更认真,感情体会得更真切。课堂真正成了一池活水,一池沸腾的水。

同时,我还引导生发现问题,有个生说:为什么课文第七、八段写了两次“1961年的泼水节”,我没有直接回答,先大力肯定他爱钻研,会提问题,然后让同们为他解答。大家都想当这个小“先生”,一个个同从不同方面表述,有的认为写两次“1961年的泼水节”不是重复,而是强调,突出了题目中的“难忘”;有的从朗读中体会到这样写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还有的认为最后两节这样写读起来顺口一些……这样既培养了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体验感情,培养了语感。在质疑环节中,还有生提出图中也有和课文描写不一致的地方,课文说:“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可是图上周总理并没有拿树枝。我也充分肯定了他这种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的品质,表扬他认真看图、读文的习作风。

这次开放式的尝试,从效果来看是较成功的:充分调动了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钻研的好习惯。这节课包容的信息量大,生在一节课中跨越时空的距离,不仅读懂了课文,甚至有所延伸,从多边的信息交流中,获取了课文输出的信息及课堂以外的知识,还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了生细致看图、认真阅读、探究发现、主动表达的品质,对他们今后的阅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在竞争与合作中培养了许多有益的品质。可谓“得愉快,得轻松。”

在这次中,我有以下体会:

一、师要让给生充分看图文的时间,营造充分表达的氛围。如周总理的穿着、表情:“水红色头巾,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笑容满面”,生一看图就明白,勿需繁琐的讲解,生从图中甚至看出了傣族人喜欢打赤脚,头上包头帕,那儿是孔雀之乡,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生自主表达,没有问题框框的限制,其发散思维得到发展;老师对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处疑问给予高度的赞誉,让生在同们“你真棒”的赞美声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产生成功的喜悦,获得创新的快乐。特别是对后进生,哪怕是一孔之见,老师欣喜的表情、真诚的夸奖也是他们努力的动力。

二、生的主体地位在开放式课堂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