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从“请随时修改”说起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40:38   

前几天听了徐锡华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叫《飞机遇险的时候》,说的是周总理的故事。徐老师的课很精彩,我就不多说了,有一件小事,令我回味许久,感慨良多。

课中有一个环节,在完了课文,介绍了很多周总理的事迹后,“请同们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您对周总理的感受”,要求呢,“一个字,一个词语,一句话都可以。”同们都要写,手举得如一片密林,一张黑板自然待不下,徐老师便请他们一拨拨的上来。生们便写,大家都在仔细看。忽然听得座位上一个生喊:“老师,我能不能改改?”徐老师是这样回答他的:“好啊,完全可以,请随时修改。”那个生便欢天喜地的跑上前去,一边琢磨一边改,改了良久。其他生纷纷效仿,您改我也改,徐老师在讲评的时候甚至还有个别生上去修改。

这样平易的一句话,这样简单的一件小事,我不知道别人注意到了没有,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几何时,我们是那么不喜欢生修改,反感生修改,拒绝生修改,甚至弄到最后,班里有生做错了题私自去修改的话,即使讲评的时候对了,全班同也会毫不留情地揭发他:“他改了!”这个同也会神情落寞灰溜溜的甚至羞得无地自容。何况是在公开课上,一来浪费珍贵以秒计的时间,二来浪费老师的宝贵情感,三来打乱老师的精心部署,这可怎么得了?

这位同的请求,礼貌中蕴含着宝贵的勇气,很不简单。徐老师竟没有拒绝他,“好啊,完全可以,”那么温婉,那么盛情。我想这位同是喜出望外了,这一点在当时他那小跑着冲上前去的脚步中暴露无疑。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要对生说“请随时修改”呢?

作为师,大家都了有一段时间的新课程标准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见解,能说出自己的答案。

您或许会说,二十一世纪了,信息时代嘛,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知识会陈旧,经验会过时,设备也会淘汰,材都要经常改版,不随时修改,那还行?

您也许会说,对于同一个题目,大概总会有一个更准确更精彩更完美的答案吧?同们不会一下子都能找到吧,但如果找到了,为什么不允许他“随时修改”呢?……

当然,我很赞同您的观点,但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这句话之所以让生欣喜让我感动,因为它饱含着浓浓的宽容和爱。这宽容和爱,是来自心底深处的纯天然的乳汁。有人说,一个人在宽容的环境中成长,他便会了爱。这宽容和爱,其实是每一个老师都可以也应该送给生的最好的人生礼物。云南大的“悲情王子”马加爵得到了没有?我敢说,或许有,但绝对不多乃至很少。这个礼物,亲爱的老师们,您送出了多少,质量又如何?

习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宽容和爱是给我最深的感受,我们真的需要给生再多一点真诚,再多一点信任,再多一点宽容,再多一点爱,让他们能更准确的观看,做更深入的思考,有更美好的体验,得到更自由的成长。

曾经多次听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专家到一所校去听课。课上,一个生忽然吐了一地,授课的老师面不改色,不但马上有两个同校的老师过来把生架走了,而且还有人灵活处理了呕吐现场。生们目不斜视,泰然自若,浑如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专家在讲评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师训练有素,生冷酷无情。”我觉得这真是一节可悲的公开课,与“成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社会处于巨变转折期的今天,每一个生,无论他家境如何,聪明与否,他对来自老师的宽容和爱都是充满了巨大需求,问题在于,作为一个老师,您是不是把自己的宽容和爱,最大可能地、尽量公平的给了他们?

“好啊,完全可以,请随时修改。”相信这话里的浓浓香味老师们都闻到了,自然不必多说,您看,光一个“随时”就力透纸背,它既表明了老师的立场,“我”可是随时恭候呀;又提出了要求,“您”可不要做完就了,还得多与同交流,更加认真的去思考,应当随时提高、完善自己的认识呢。

在不断习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常常觉得惶恐,我真的没有名师那么精湛的书法、那么广博的知识、那么巧妙的设计、那么机智的应变、那么精彩的创新,但我现在最多的是问自己,您的耐心足够吗?您的宽容足够吗?您的爱呢?

我想,就从先“随时修改”我自己做起吧,为有源头活水来嘛。多看几节名师录像,多想几套设计,多写几篇反思,多与同行探讨交流,我相信,信任一定会更多,信心一定会更强。还有,别忘了那个“请”字。不知道您以前注意过没有,“请随时修改”和“请客”其实用的是同一个“请”字,我们今天请的“客”,明天可要做东呢。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