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整合的无奈而迷乱了教学亮点——实践的迷茫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53:47   

【引子】目标看起来分开写,但其实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目标群。一个完整的目标,我们可以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审视,有知识和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审视,有过程与方法……但这是一种思辨层面上分析的,是一种理性的体现。在具体的目标落实中,是千丝万缕、水乳交融。

三维是很难融合的,新课标实施的难题之一是三维的融合。

所以,在设计中,要用一条主线将三维融合。例:(1)以情感为主线;(2)以体验为主线;(3)以结构化的过程为主线;(4)以一个或一组问题为主线:(5)以想象为主线等等。

但说是这么说,真的做起来,感到很是无奈,谁不知道整合?谁又不在整合?其实我们的课就在整合中过来,只不过原来我们不知道这叫整合,即便是现在,我们有了整合的意识,课堂上做了,但自已也没有很清晰意识到这叫整合,要等别人评课时才明白,原来我的整合做得那么好。

这里有观念、经验、机智、策略等因素,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整合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案例一】

炒菜。是一种整合,很讲究,整合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可以说明:

知识与能力:材料多少好坏与准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如何炒,配料的放置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口味,喜欢程度。

如何整合:考虑:各部分材料多少(内容);如何炒,时间多少(过程方法);味道如何,是否喜欢?(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个人风格不一样,炒出来的菜也不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一样。

因为整合的不同,课堂才精彩纷呈。但我还是要说一句话,许多曾一度迷乱的课,主要原因之一是没能做到较科的整合。(无机)

【案例二】

有位师在执《春天的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习,喜欢诵读的同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读古诗《春晓》

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整节课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

在参与式讨论时,执老师谈了自己进行目标与方法综合的设想,好评甚多。

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拼盘课。

哪怕是语文综合性习活动,不管我们的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

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科的拼合,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科分担目标。我们提倡,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感悟、体验、理解、品味——听、说、读、写)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再来看看王崧舟先生的《只有一个地球》内容整合的一片断,想象以后的资料的补充。

【案例三】

(复述案例,看《师之友》)案例后:

1、      由于生生活局限性,想象只能到这个层面,需要补充,丰富课堂、丰富生的表象和积累。

2、      这个补充及时而有效。进一点充实、拓展了预设目标。

从这个层面上分析,我们首先要用好材。那么材怎样才算用好了呢?

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老师和生可以根据中的实际情况,对材进行重组——或删、或添。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以求活的内容。

【案例四】

金明东老师在《雨中》的中,面对师质疑的一席话发人深思:

义务材中结尾是:“那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的车上。”而他在课堂上出现的句子是:“那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的车上,闪着亮晶晶的光芒。”师问:是什么东西在闪光?生回答得很好,在多元解读中师梳理:一是苹果沾上雨水后在发光;二是苹果长得好,光洁本身在发光;三是一种精神、一种爱心、一种童心、一种助人为乐的心在闪光。

在最后互动评课中,有老师就说你为什么还用老材里的一句话,那话早就删掉了呀!你看金老师怎么说?他说材无非是个例子,为我所用,既然编者根据某种考虑可以将其删去,那我为什么不能根据的需要重新找回呢?他的回答博得台下师的掌声。

对于材,我给三句话供大家感悟:

①活材——正确的材观

②让世界成为生的材——流行世界的课程观(生活即材)

③如果说作者写出课文是一度创造,那么师备课设计则是二度创造,而课堂师生合作对话过程就是三度创造。———课程资源的生成观(生成即材)

补充:说到材,有一个概念“价值取向”我想谈一谈,使用频率很高:作者——文本——作品——材(师可能不一定清晰)

作者的价值取向:《落花生》是许地山在上世纪20年代写的,价值取向是朴实的、踏实的农民、工作。受到时代局取胜。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