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开展研究性学习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3:23:35   

 《基础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对综合实践活动做出规定时,把研究性习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怎样认识研究性习不仅成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问题,而且习方式的变革本来就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性习正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习方式,那么什么是研究性习呢?
  研究性习就是指在过程中,为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生以类似于科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在这种习方式下,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习,而是能与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习与研究统一。
  必须说明的是,“研究”作为研究性习的基本事实方式,可以是涉足于未知知识领域的探究,也可以是对已有知识进行的个性化的再认识,不一定要具有前沿性或是前所未有。研究结果也不一定要造福人类,或具有创造性,甚至不一定要有结果或正确的结果。因此研究性习实际上是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注重生的意识、精神、创造性的培养,而不注重现成的结论。研究性习的根本目的是,让生更多地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更好地培养生的科精神、创新思维,切实有效地提高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研究性习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1)比较异同。即向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习材料,让生对其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探究,展开研究性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研究性习,思维活跃,在研讨、探究、辩驳中闪烁出许多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2)评价鉴赏。即对已有的结论、课外材料或课文,让生大胆地进行品头论足、评价鉴赏,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研究性习。(3)观点争鸣。即对课本中或师自己选择的课外材料中存在争议的观点,让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阐明理由,在观点争鸣中开展研究性习。(4)焦点争论。即由师提出焦点问题,或鼓励生自己去发现有研究、讨论价值的焦点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探究,进行研究性习。(5)质疑问难。即在习中从生的疑难问题起步,放手让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6)“专家”研讨。即让生就某方面问题大量查阅资料、充分准备,撰写研究报告,在“专家研讨会”上,进入专家角色,展开研究习。(7)实验操作。即对有实验操作内容的课文或习材料,让生自己模拟,进行实验操作,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开展研究性习。(8)社会调查。即采用“社会调查”的实践方式,让生发现问题,就问题展开社会调查,进行研讨。(9)科融合。即抓准本科与其它各科的融合点,让生从这些融合点出发,大量涉猎其它科中的相关知识,展开专题研究活动,撰写研究论文


根据《育研究》(课程改革专辑)、陈吉荣《关于研究习》编写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