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立体优化课堂提问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23:17   

立体优化课堂提问 发挥习主体性

东城区花园小 黎桂兴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善于提问,是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欣赏语文名师的那些精彩课堂,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们匠心独具的课堂提问,在课堂里激起儿童生命灵性的光彩,碰撞出个性思维的创新火花,令人回味无穷。

    《将相和》讲述了三个深受生喜爱的历史故事,其中第二则“渑池之会”,楚王要齐王为其鼓瑟,乘机羞辱齐王,蔺相如怒逼楚王为齐王击缶。虽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心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时我们一般喜欢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来进行导读:1、在“渑池之会”上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心)2、哪里看出他机智?3、哪里看出他勇敢?4、哪里看出他的爱国?5、应该怎样读出他的机智勇敢?6、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他的爱国之情?表面看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合情合理,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没啥不妥。客观地讲,如果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故事。但是,要防止在整个过程中,师的提问束缚生的思维,而不是发散生的思维,生一直是处于被动习的状态,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著名特级师徐善俊在执“渑池之会”时,上面的6个问题一个也没提,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生围绕这一问题读呀、想呀、划呀、写呀、争呀、辩呀,课堂上是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生气勃勃。这一问题设计对生来讲,无论是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训练的深度,都远远超出了前面6个导读题。因为他不是引导生单纯地从一个方面来认识蔺相如的特点,而是引导生从不同的侧面与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所以他不但训练了生的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育了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两相对比,前面的6个导读题是沿着一条线的思路在单纯地训练生的逻辑思维,我们称之为线性问题;徐老师的课堂提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而且是多角度,既训练了生的逻辑思维,又培养了生的发散思维,我们称这样的问题为立体性问题。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