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崔老师谈语文教学──语文课怎么上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6:01   

  嘉宾崔老师:今天咱们谈谈在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语文课怎么上的问题,我想咱们从宏观到微观来聊吧。为什么要进行课改?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我们要想能够在21世纪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使我们的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靠民族凝聚力,二靠民族创新能力。而要想培养这样的人,就要靠教育,当然离不开语文教育,从这里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而我们现行的语文课程,的确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知识体系或训练系统的严整,其结果把自己孤立起来;第二点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把自己封闭起来;第三,过于强调课程的统一集中,使语文课程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这次课程改革就是要克服这些弊端,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培
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大伙也来谈谈吧。
小雨儿: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呢?
嘉宾崔老师: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呢?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三个为中心: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死”。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就要是解决死的问题。一个就是课程内容要由死变活,就是由教一本教科书要变成教科书是基本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要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社会中,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再有一个由死变活就是语文教学的形式途径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改革以来,的确有的课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课堂上沉闷的空气被打破了,学生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但是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放得无度,活得有些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一个方面老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心里很清楚我这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当然这些目标应该比较全面,能够体现三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教学中怎么来实现预设的目标呢?首先还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当中灵活地来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举个例子说,去年十月在南宁全国小语会举行的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香港的黄锦燕老师上的《漫谈沟通》一课就对我们很有启发。她的课体现了放而有度活而不乱,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分组阅读课文,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请其他小组来解答的问题,然后各个小组注意提出自己的问题,由指定的其他小组和同学来解答,全班再进行补充。这个过程就体现了三个自主的精神,这就是放。在充分交流研讨各组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黄老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也提出了两三个问题,而这两三个问题或者是各个小组忽略的,或者是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然后由全班同学来讨论交流,这就体现了老师的有效的指导引导,这就把学生自主好学和老师
围绕着教学目标有效好导结合起来。
淝滨俗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应该立足于课本还是学校实际?或者说跟课本应该
有怎样的联系?
嘉宾崔老师:我刚才说过教科书仍然是基本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过去的提法是教教科书,现在的提法是用教科书教。用教科书教我理解至少有两个意思,一层意思是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教科书,不仅是每篇课文,而且包括教材的编排系统,老师都有灵活处置的权力;第二个意思,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内容,老师应当围绕教科书的内容来开发引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里强调的是应该围绕着教科书来开发,不能游离于教科书。举个例子,有个老师教《我的自白书》,他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那种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烈士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就引进了红岩里面的相关片段,帮助学生来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当时写“我的自白书”的情景,还播放了有关故事片的片段,这些课程资源的引进,必然会能够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调动起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围绕着教科书来开发课程资源,就一篇课文来说一般的做法是补充一些背景的知识,包括内容方面的或
者是作家介绍等等方面的,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读一读看一看;
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穿插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音像资料,拓宽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三方面就是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阅读,或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嫣然:您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可以称为一节好课呢?
嘉宾崔老师:现在来说说怎么评价一节课。评价一节课首先要看有没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所谓明确就不是模糊的,所谓切合实际的就不是或高或低的,这个目标还应该体现我们课改的精神,是三维的。当然也是应该有所侧重的,其中核心的目标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第二条要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
学生是不是主动的、积极的、全员的、全程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第三,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有多大的成效,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方法习惯逐渐生成的过程,或者说是建构的过程;第四点就是要看语文课是不是改变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孤立、凝固、封闭、僵化的局面。也就是说语文课要很自然的和现实生活和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联系起来。
严文:能否谈一下成效呢?
嘉宾崔老师:刚才说成效,成效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效率,就是看我们花的时间和我们的产出能不能成正比。现在语文教学的效率很成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应该每一节课学生在学习语文上都应该有新的收获,而且这个收获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能力上有提高,而且学习语文的兴趣、欲望变得更浓了,在学习方
法上有新的发现,或者有进一步的习得,在习惯的培养上又有了新的进步。
堕落天使:嘉宾崔老师,您觉得这段时间,全国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的实践中,
取得那些成果呢?
嘉宾崔老师:新课程已经实验二年了,取得了初步的但也是喜人的成果。这次课改对旧的语文课程的冲击是前所未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