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第三章 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3:47:13   

一、目的要求

1.知道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2.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两个公式,并知道其适用范围。

二、内容分析

1.本课一开始,是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这是一个培养生通过观察来发现规律的好题材。科书先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计算

1+ 2+…+ 100,

并以高斯10岁时就能很快作出回答作激励手段。解决本问题的关键,是要发现等差数列的一种“对称性”,即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均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于是启发我们用首项、末项和项数n来表示其前n项的和。可见,在这个问题中,发现计算100以内的正整数的和的规律是一个关键。了解了其中的规律,对一般情况下公式的推导就较容易理解了。

2.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有两个:

 

其中公式①是根据,n求,其意义是前n项的和等于首项、末项的和与项数乘积的一半,其中隐含着等差数列的一种“对称性”;公式②是根据,d,n求,其意义是前n项的和等于首项的n倍再加上公差的一个倍数。两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均应熟练掌握。

3.例1是一个直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的应用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例1的图中,如果最上面一层放100支铅笔,那么这个图正好是前面探索求解的前100个正整数和问题的几何表示,它可以加深对所求解问题的理解。

三、过程

1.提出问题。

l+2+3+…+100=?

提出问题后,让生思考一会儿,再叫生回答,结果等于多少?是怎样算的?此时可酌情展开一些讨论。

2.介绍高斯的算法。

指出此算法的关键在于: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均等于首、末两项的和,从而使得求和问题只与前项、末项、项数有关。

3.推导一般的前n项和的公式。

可让生自己先推导,再请推导基本正确的生到黑板上演示,大家讨论、修改,形成一个正确、完整的推导过程。公式得出后可引导生反思得出这个公式的关键:

 

4.指出两个公式的差异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5.课堂练习

做本小节后“练习”的第1题、第2题。

由于是初次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在做第2题时,一定要求生写出、d,各是多少。因为这些练习比科书中的例1简单,所以安排在讲例1之前做。

6.讲例1

讲这个例题时要分析清楚,n各是多少。而且可以指出,也可以将V形架上的铅笔从上往下看,这时在所组成的等差数列中,

n=120,

所以

两种算法的结果一致。科书之所以选择,是要使公差为正数,这样使初者更易接受些。

7.归纳总结

要点是:

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关键。

两个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四、布置作业

习题3.3第l、2、3、4题。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