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1:26
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探索和应用知识,不断增长才干,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高中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有研究表明,少数自学能力强的高中生十分热爱学习,即使离开老师的指导,他们仍能坚持学习。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自学能力是智力竞争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启发、诱导、训练和培养。

  一、教师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相信学生的潜能,勇于放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国的江山野教授在《论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中也指出:“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从大变小,最后消失”。因此,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高一开学初明确地把这一宗旨告诉学生,并让学生明白,每一位同学自身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来求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则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答案和结果,要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况,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设计学案,做到教为学服务,充分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上,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怎样自学。

  二、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是为听好课做准备的,要求课前能将要学的内容读一遍,想一番,找出重点和难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听课。刚开始时,教师可按每一节课的内容,列出自学提纲,要求抓住重点、关键,特别是了解本节课的目的要求,以及包含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动手认真清理基本内容,并注意发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及各种逻辑因素。学生按这样的提纲自学,容易抓住看书的要领,逐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和方法。这样做,一方面使得一些易于理解的问题在课前就得到解决,课堂上老师可以对重点的知识进行精讲,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预习,发现出疑难,从而带着问题来听课,减轻了听课要求注意力十分集中的压力,为上课创造有利的心理状态,增强了注意的定向,提高了效率。如在讲反正弦函数时,可出示下列提纲:1、反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反函数与原函数有何关系?2、函数y=2X,Y=X2有反函数吗?如果没有,怎样限制X的取值范围,才能使之存在反函数?3、作出y=Sinx的图象,它存在反函数吗?它在哪些区间上存在反函数?4、反正弦函数是y=Sinx在哪个区间上的反函数?定义在这个区间上有什么好处?5、反正弦函数如何表示?请查出Arc的含义。再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节,着重启发学生探求“A---ω---φ的变换方法,尤其是ω的变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思考。

  三、通过公式、定理的推导,练习巩固,纠正错误活动中培养自学能力。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可启发引导同学通过回忆公式、类比联想、分析归纳等角度出发,努力寻求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定理的证明方法,独立地归纳出公式。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细致地挖掘课本知识,注重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证的尝试。并鼓励学生对一道题目或进行“平行性”改造,或进行“逆命题”的改造,或大胆改变某些条件,看看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在学完一个概念后,可先让学生做一些是非判断题,在他们进行判断时,教师强调同学们一定要说出理由,以防止他们不动脑筋的瞎猜。对于一些概念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教师要把问题进行分解,可让学生从正、反、侧几个方面进行练习,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另外,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地把不很复杂的数学问题定型化,寻求解这类题目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这种疑问主要表现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导致学生的原有认识平衡的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产生新的同化与顺应的欲望,并由此产生新的平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辛勤的劳动,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养成思考和自学的习惯。

  例1、观察下表:1,

  2,3,4,

  3,4,5,6,7,

  4,5,6,7,8,9,10,

  ……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

  解本题的关键是深入分析上表的结构层次及数列的特点,从特殊的对象开始观察,通过分析、比较和分层归纳,得出一般规律.为此,着重处理好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并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逐层深入的问题情境。

  层次Ⅰ: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几?

  问题情境: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容易得出,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相同,即为n。

  层次Ⅱ: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几?

  问题情境: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与其所在的行数有何关系?

  学生通过前四行中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数:1,4,7,10,可进一步归纳求等差数列1,4,7,10,……的第n项为3n-2,即为第n行最后一个数。

  层次Ⅲ: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

  问题情境:第n行数列有何性质?其首项、未项、项数各是几?

  通过以上逐层分析,学生此时茅塞顿开,本题归结为求以n为首项,3n-2为末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的前2n-1项的和,即第n行各数之和Sn=(2n-1)2。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一般来说,应符合以下要求:⑴要适合知识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各问题之间的跨度要适当,即不能太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太大,使学生一筹莫展,无所适从。⑵要体现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如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