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41:52

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加以概括,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又如,教学“求最小公倍数”,生1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得到了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后,生2提出:“为什么公有的质因数各取一个?”生3提出:“你为什么还要乘以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第三个问题的难度比较大,也是关键性的问题。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研究探讨,把36和72的质因数与12和18的质因数进行比较,学生凭借自己的认识,在教师的点拨下,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5.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不断打实创新学习的认知基础。
   
   目前,我们已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知识的结构体系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
   
   如复习中面图形前周长和面积时,一个小组是这样梳理的:
   
   
   它简单明了、形象地表示了各类平面图形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出乎一面周形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小组自学、合作学习、集体智慧的结果。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潜力很大,我们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独出心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形成网络。
   
   6.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学第六册“归一”问题时,我们从生活实际入手,自行设计一张贴近实际的商业发票,师生模拟买卖商品,填写发票。
   
   让学生说说填发票时你是怎样想的。实际上填写发票的过程,就是解答“归一”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紧密联系生话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填写发票,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了数学的应用意识。
   
   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话,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7.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学会求知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第十二册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时。课前,老师布置学生向家长或去银行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并搜集定期存款凭条。又如,教学第八册“十进制记数法”时,“数的产生”这部分,我们布置学生通过课外去查阅资料,获取知识。
   
   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发展。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和动态逼真的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在解决数学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9.建立学生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正确导向和保障。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怎样把课堂教学引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评价是导向,评价是激励,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作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应突出七个方面:
   
   (1)教学设计上要有创新思想。主要看是否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数学的发展规律。
   
   (2)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解决的问题,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提示;凡是需要学生合作学习的,就大胆放给学生;凡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就要精讲、讲到点子上。
   
   (3)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参与。就是看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达到多种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提高在一定时间内学习知识的效率。
   
   (4)教学方法是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应该是探索法、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课讲演示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5)从课堂上学生学习投入的程度看学生喜欢不喜欢数学课。主要看是否营造了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的程度。
   
   (6)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主要看是否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做到尊重大纲,用活教材。
   
   (7)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主要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灵活。
   
   三、实验与研究的效果
   
   l.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老师们认识到数学教学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做到了不唯书,不盲从,灵活处理教材,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有差异的学生个体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的理念。
   
   2.提出新的数学教学基本结构。
   
   新授课:创设情境——小组学习——全班交流——质疑问难——总结、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向全班汇报,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这是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
   
   复习课:看书——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练习。即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体通过看书,梳理一个单元或一部分内容,找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文字叙述、图表、实物或其它表现形式,形成知识一网络,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整理内容,这个过程一定要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互相提问、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构建。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000年1月我们对四、五、六三个年级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了质量分析。(表略)
   
   我们惊喜地看到实验班的学生数学成绩大幅度地提高,特别是概念部分优秀率平均提高了18.3%。成绩的提高得益于概念的教学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改变为老师提供素材,学生小组研究、探索、总结出概念,因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4.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在我们的数学课上,问题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提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发展了学生创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大都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灵活、有深度。
   
   5.对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