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化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3+X”高考化学卷给我们的启示.doc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4 22:02:33   

“3+X”高考化学卷给我们的启示

文/杨 腾

  1999年广东省首先在全国施行“3+X”高考。化学广东卷在以往全国卷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调整:与去年全国卷比较,基础题比例加大,由27%上升为34%,题量要求放宽,由35题减为30题。试题没有超越《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知识和能力要求、题型比例都遵循《考试说明》。本人认为,广东卷虽然在难度、题量上要求有所下降,但没有放松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源于课本但高出课本,很好地贯输了“遵循又不拘泥于大纲”的命题思路,是传统命题以“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转变的成功尝试。
 一、特点
 1.基础 统计试题中基础题分值为51分,超过了1/3,其“题眼”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最基本要求,教材最易讲解、理解的一些内容:像同位素、化学反应速率、溶质的质量分数、水的电离等概念,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原理等,落点极为基础常见。再则,全卷没有“难题、偏题、怪题”,即便是教学中的难点,像“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也在卷面分散开来,有机题、计算题也有更贴近课本之感,这容易使学生稳定情绪,进入题设“情景”,尽情发挥……  2.延续 与往年全国卷相比,广东卷仍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Ⅰ卷维持了历年有的传统题(即高考“热点”)。例如原子、分子结构,化学平衡及转化率,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运用,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思维容量大,属多知识的交叉点,虽一考再考,仍显出较好的区分度,能稳定全卷,对中学化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Ⅱ卷重能力、素质的考查。往年的“重头戏”题目仍有再现,像灵活、新颖的实验题;理论性较强的信息迁移题(26,27题)等能体现科学思维能力,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3.综合 试题注意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特别是放在系统的掌握课程内在联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24实验题带计算、27有机题与无机原理的相互穿插等。有些不仅要求单一化学科综合能力,而且具备一定跨学科的综合能力。17和24题分别涉及物理中密度、气压等问题,4题(巧解)和30题有较浓的“数学”味,2和24题出现了生物学名词以及30题中“只含”、“可能”等词汇的理解……旨在充分发挥各工具学科及相近学科的作用,体现中学各学科内在联系的本质,可考查学生综合驾驭工具学科的能力。
  4.实用 试题阅后给人以实在坦然的感觉,试题涉及内容较多属学好化学所必须搞清的问题。实验比重加大,23题“量筒、滴定管的使用”能区分考生是否做过实验;24题“测定人体呼出CO2气体的体积分数”,突出实验创新能力。“化学与社会”联系紧密,1题的“环保”、2题的“医用”、3题的“新科技”、30题计算“混合物工业分析”等,还有“中学与大学相关内容”,26题“弱电解质离子浓度分析”、27题“有机物分析”等均为十分实在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5.科学 试卷在结构和表述上科学规范。选择题每题都围绕一个中心设问,各选项与题干关系一致,正确答案比例分配合理(22个选题A,B,C,D答案数分别为7,6,8,5,双选答案数适中)。很多选择题干扰项作用强烈有效。主观题文字简炼,要求确切,指导语准确,思维层次按波浪式排列,全卷全面执行了国家法定单位及科学记数法(有效数据等),答案及评分标准严密,赋分标准与题目难度相适应,数处出现错答、多答要倒扣分,26题全对还给奖励分。对化学用语有严格要求,像严格规范有机结构式、官能团书写等,这对中学化学养成严谨的教风与学风具有指导性意义。
  总之,这是一份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和素质,向题海宣战的一份好题,对今后中学化学教学特别是高考复习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启示
  1.加强“双基”教学 重视对教材的研究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知识板块。特别是在“3+X”更加突出能力和素质考查的今日,作为能力考查的载体,“双基”应得以足够重视。实践证明,教学中寻求“一步到位”,复习中施展“题海大战”,这些忽视基础,违背认知规律的做法均是不可取的,势必把学生推向“基而不础,力而不能”的境地……扎实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可以说,得能力者先基础。
  教材是“双基”最重要的来源,落实基础应从抓课本做起,特别是在复习中,脱离课本容易在进程中“双基”变形走样。当然,抓基础不能就基础而基础,而应着眼于提高能力上,因此应在课本上下功夫,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每一章节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善于挖掘出教材的思想性,并帮助学生归纳形成规律;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教育,对每个知识点都设计过程探讨,1999年高考“H2O2体现弱酸性的反应Na2O2+2HCl=2NaCl+H2O2”实际上是“2Na2O2+4HCl=4NaCl+2H2O+O2↑”(课本原理)的过程反应。通过这些学生能做到重视而不依赖课本,逐渐使课本知识得到“活化”。
  2.加强能力训练 重视对高考题的研究
  能力考查是近年来高考中的“主旋律”,而能力的获得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只有对学生进行长期引导,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才会潜移默化,实现化学知识向各种能力的转化。做题目是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复习时精选、精编一些品位高、立意新的题目进行专题训练,像推断题的寻找“突破口”训练,有机题的“信息迁移”训练及选择题的准确率、速度训练等,对提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高考命题已纳入科学工作的轨道,特别是自国家教委颁布《考试说明》以来,高考在允许范围内增加了试题的透明度,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化学模式”。但我们不能由此而曲解这种命题的意图,盲从“名师名校”模拟,拜倒于题库、题海之下。应对近年来全国高考题(包括试测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分析考试“热点”在试题中已经出现和还可能出现的思路、规律、方法、步骤转化成一定的化学模型。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或精选或加工改装给学生训练,像有机题以苯环为母体突出醇、醛、酸、酯相互转换的训练。计算题的推理、讨论式的训练等。让学生练有所思、练有所获,学生在高考时也便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
  3.结合学科特点 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教育
  “3+X”高考重视考查学生已具备和潜在的科学素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脱离实验教学的做法是行不通的。1999年高考实验题考查再次表明:以“黑板实验”、“口讲实验”来代替“动手实验”是枉然的。利用实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像个性思维、创造能力等是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只有坚持规范化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学生才能从中获得真知。通过做实验,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以实验的方法研究化学的思想。
  化学同时作为一基础的自然学科,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背景,即其与相关学科融合的相关性和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素质教育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作用,社会在呼唤化学。在教学和复习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物理原理、化学原理等有机结合,像立体几何与同分异构体、晶体结构,温度、压强与化学平衡,浓度等,合理交叉,相得益彰。此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将化学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高科技应用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化学的观点去观察社会的发展和周围的事物,从而体现化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4.造就良好心态 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3+X”化学高考要求学生在作答时,不仅要有牢固的“双基”、较强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平常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同重视智力一样地重视非智力因素。要教育学生具备严谨的作风、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等科学品质。如解题时要求学生格式规范,书写清晰,表达准确,思路严谨,单位和有效数据符合法规;测试时要施考正规,评分严格;讲评时要全面剖析学生心理因素、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失分;组题时,设计一些有曲折、干扰因素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接受挫折的机会,锻炼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使其终生受益,不失为教育上的成功之作。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