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政治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19 13:54:14   

    既然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那么对全球化的探讨就需要各个学科的共同关注和相互合作。约翰·迈克莱恩(John MacLean)通过对西方国际理论传统的梳理指出,对全球化的研究应该从跨学科的解释转向反学科的解释。所谓反学科的解释,就是不要局限在特定的学科视界内,而是首先要清理本学科的内在问题和缺陷,然后再把全球化纳入研究的视野和学科系统之中。①这种思路对于打破全球化研究中学科壁垒的限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5)全球化的面相。在全球化研究中,许多学者主张要区分全球化的不同面相,因为全球化既是一个客观事实,又是一种发展过程或发展趋势,同时还是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这方面,贝克区分“全球化”、“全球性”和“全球主义”的做法很具有启发意义。我们认为,如果把全球化(globalization)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发展趋势,那么,全球性(globality)就是这一过程中所生成的结果,而全球主义(globalism)则是一种思想主张,一种意识形态。这三个层面的所指并不是一回事,有时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例如,“全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一种意识形态,确实可能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舆论工具和策略手段,但如果因为反对这种意识形态而拒绝承认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过程,就有可能产生偏颇。关于这一点,本书后面还要详加讨论。
    总之,对全球化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和众多学科,而且,正如里斯本小组在《竞争的极限》中所指出的,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模式,也没有一个可以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全球化定义,因此很难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全球化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承认“全球化”概念的多样性和各种不同用法的合理性,并通过充分的研究和交流逐步增加和扩大共识,进而寻求统一的“全球化”概念,或许是只能如此、不得不如此的选择。

    3.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全球化概念的广义用法和狭义用法各有理据。狭义用法的优点是,它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事实基本吻合,从而有助于说明“全球化”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当代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广义用法的优点是,它能够追溯到全球化的漫长历史源头,从而有助于说明今天的全球化与历史上与之相似的社会变迁过程之间的历史联系。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全球化”概念取广义的理解,同时把当代意义上的全球化称之为“新全球化”。这样一来,揭示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以便把它与历史上相似的社会变迁过程区别开来,就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任务。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是近代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在当今时代的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得如此迅猛,并全方位地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和深化,以至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2年在联合国日致辞时宣布:“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个所谓“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全球化时代”。
    与近代开始的广义的全球化相比较,新全球化时代表现出如下一些新质特征。
    (1)从技术角度看。全球化是人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障碍而进行相互交往的过程。近代开始的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的技术基础是以经典力学和蒸汽机的发明运用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革命,即第一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上半叶得到加速的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以电的发明和电机的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而当代新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发明创造,即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创造一个新文明》一书中,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概括了人类文明发展在当代世界上并存的三种形态:“我们正快速迈向一个迥然不同的权力结构,这一权力结构造成的将不是一个分成两种文明的世界,而是一个为三种截然对立和相互竞争的文明所分割的世界——锄头象征着第一种文明,流水线象征着第二种文明,电脑象征着第三种文明。在这个三分化的世界上,第一次浪潮部门提供农业和矿产资源,第二次浪潮部门提供廉价劳动,从事成批生产,快速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部门,则以创造和开发知识新方法为基础,雄居主导地位。”①
    从人类相互交往的角度看,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对于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 Mcluhan)在1960年出版的《传播探索》(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就是从通讯技术的革新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角度考虑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把各个国家、团体和个人在全球范围内联系了起来,实现了物流、信息流、知识流的全球畅通,确实使人们感受到“时空的压缩”,好像生活在“地球村”之中。可见技术因素在全球化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以电脑和互联网为核心的高新科技革命,使全球化发展到崭新的水平,并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变革,以至人们在把今天的时代称为“全球化时代”的同时,又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或“信息社会”。
    不同的物质技术基础造成了新旧全球化的巨大区别。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轴心是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因此被称为“工业社会”;而新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基础已经从工业文明转向以信息与通讯技术、电子、空间技术、海洋科技、生命科学等新科技为轴心的后工业文明经济体系或知识经济体系,因此被称为“后工业社会”。有的学者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将迎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一崭新阶段将以信息的全球化作为标志,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将深入世界每一个角落,届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跃入一个全新的质的阶段。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开展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正是为了迎接这一全球化新阶段所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信息全球化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由“旧经济”向新型的信息时代经济转变的革命已经开始。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生命线,将会成为主宰现代社会的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