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政治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19 13:54:14   

    (2)从全球性问题角度看。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凸现(首先是环境、生态、资源、能源、人口问题,然后扩大到核威胁以及现在的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危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共同利益,要求全人类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协调一致的联合行动,才能避免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和危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两篇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开始使一些全球性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这些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凸现,促进了“同舟共济”的“全球意识”的形成,被认为是新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3)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是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资源、技术、管理、劳动力、市场和服务等,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②在新全球化时代,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跨国银行,吸收全球资金,进行全球贷放,形成了全球银行信用网络,成为国际资金的主要操纵者和使用者。以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生产跨国化、经济网络化等为内容的跨国公司的活动,大大突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展,使全球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急剧增长,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及其活动形成国际交叉,组成了全球性的市场和经营网络。根据联合国《1997年度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 骋滓约?0%以上的专利和技术转让。③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超越国界的流动决定的。这些要素跨越国界的大规模迅速流动是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原动力。现代航空技术、洲际高速公路、远程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这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研究较多。有的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商品、劳务贸易跨国化和投资跨国化这样两个大的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了商品和劳务的大规模跨国流动,形成了统一的以商品和劳务贸易为主的世界市场。到1989年,世界商品和劳务贸易额已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超过3万亿美元,劳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国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从1980年到1988年,世界各地的外国直接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比世界贸易的增长快了3倍。到1995年,美、日、德、英、法五大国在世界各地的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7060亿美元,现在更多。现在每天的国际货币流量和交易为每天世界货物流量的25倍,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这一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商品劳务贸易正在变成投资的函数。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量金融衍生物的出现,也增加了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4)从政治角度看。全球化被一些人理解为各国之间在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上的认同趋势,这首先表现在对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内容的民主价值的趋同和保障自由、平等、人权。有人甚至说全球化就是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由政治对抗转向对话与合作,是当前的主要趋势,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心的两大主题。但是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书后面还要进一步讨论。
    (5)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被一些人看作是各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超越本土文化的狭隘性而逐步达到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很大分歧,后面再做评论。
    (6)从国际组织角度看。近代开始的全球化是以民族和国家自身利益为重心的,是以西欧国家掠夺他国的资源、占有他国的市场来发展自己为目的的,带有浓厚的扩张主义色彩。而在新全球化时代,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显和突出。诸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者和规则制定者,而1945成立的联合国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冷战结束后它的作用受到了挑战。同时,与国际组织相伴而生的是一些区域性组织的大量涌现,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的影响最为显著。有的学者认为,真正从“地球村”的角度来看问题,“全球化”并不等于“国际化”。全球化的意义在于,它是对传统的国际关系、对国家主权及其权利、对国际标示人群活动区别的规则的一种深入持久的挑战。国际化重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家间的交往,而全球化概念所强调的是非国家的国际主体的行为和全球共同规范的作用。当然,在这方面也有激烈的争论,我们后面再做评述。


    二 对全球化的各种反应


    对全球化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全球化的特征和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人们对待全球化的不同态度。当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浪潮汹涌而来之时,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它的反应都是各种各样的。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团体和个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不同,受冲击的程度或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的不同,以及传统背景的差异,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全球化,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就像全球化浪潮本身一样,反对全球化的声浪也席卷了全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反全球化运动也同时发展。“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抗议活动已成为真正全球化的事业。”(1999年11月27日美国《金融时报》)在一定意义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应该一提的是,反对全球化的力量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而且目前主要的反对者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里列举最近几年反对全球化的几个主要事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