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近20年来关于森林作用研究的进展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37:21   

摘要:1981 年和 1982 年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先后发表了两篇论文,题目是“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和“再谈森林的作用”。这两篇论文的发表,促进了关于森林作用的讨论,也促进了有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直到今天,它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 年来,这个问题的一些方面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有了新的进展,而另外一些则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主要进展在实验科学和理论研究上都有体现。新的实验获得了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数据,而理论研究则把过去的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梳理,经过细致的深入研究,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进行实验的难度,有不少问题的解决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森林作用; 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1)05-0407-06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地理界的同志都知道,黄秉维先生自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就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50 年代进行了中国自然区划研究,随后在 60 年代初提出了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 3 个新方向,并亲自领导了其中主要的一部分,即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直至七八十年代才转向农业生产潜力与坡地研究。他的不少著作也多涉及自然地理研究的方方面面。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他在 1981 年后突然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森林作用的论文[1、2]。这中间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情节。

  在 1979 年和 1980 年,人民日报上先后刊登了两篇论文[3、4],都强调森林的作用,但有一些不准确的提法,主要是在强调森林作用时有片面性,夸大了森林的作用。当时黄秉维先生考虑,这两位都是在农林业第一线工作的领导同志,相信通过实践可以得到正确认识的,并未对此过多深入思考。但后来一次偶然的巧遇使他改变主意,并提笔先后写了两篇文章。一天,黄秉维先生在京西宾馆参加会议,恰逢当时的国家农委主任何康同志在那里主持另一个会议,并请黄先生也去参加,会上一位西南地区的水利干部诉说,他们现在开展工作很困难,因为地方上有人强调,兴修水利,特别是修水库没有用,人们说,白色水库不如绿色水库好,既费钱又破坏环境,而绿色水库既省钱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所以在地方搞水利要不到经费。其它发言也有类似情况。听了这些发言后黄先生感到,夸大森林作用已不是个别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有其普遍性的一面,而且已经影响到水利建设事业,需要予以提醒,随即写了一篇论文,题为“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在我国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地理刊物《地理知识》1981 年第 1 期上发表。这篇论文的反响比较强烈,一部分人持赞同态度,另一部分则表示反对。所以,黄秉维先生又写了第二篇论文,题为“再谈森林的作用”,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主要观点和依据,此后,就没有什么文章再坚持要与黄先生“商榷”的了,而且,有关森林作用的著作,有不少都提到了黄先生的观点[5~7]

1.2 基本估计

  自黄秉维先生 1981 年发表论文至今已 20 年,论文提出的问题当时就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而且直到今天,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问题的一些方面,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有了新的进展,而另外一些,则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进展在实验科学和理论研究上都有体现。新的实验获得了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数据,而理论研究则把过去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梳理,把原来似乎相左的意见,经过细致的深入研究,得以理通,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进行实验的难度,有不少问题则尚不能轻易下结论,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 主要进展

  关于森林的作用,各界都很重视,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归纳起来也就是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也不能截然分开,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2.1 实验方面

  林业部近几年就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实验研究的 11 个网络生态站[5]: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黑龙江省凉水、帽儿山阔叶红松原始林、次生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西太岳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陕西省火地塘华山松、油松、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甘肃省祁连山寺大隆水源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江苏省下蜀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湖南省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江西省大岗山杉木、毛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四川省卧龙、米亚罗冷杉、云杉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西藏自治区林芝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海南省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与森林生态有关的 7 个定位实验站: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实验站、鹤山红壤丘陵综合试验站、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贡嘎山山地生态系统研究站、西双版纳热带生态试验站。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