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湿地综合分类研究:I.分类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3:00   

[4]。沼泽类型按照类、亚类和组划分,分成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大类。泥炭沼泽按营养化程度分成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三类。亚类按植被生态型的标准划分为半沼生、沼生和半水生三种。亚类之下按植物群落的主体分组。具体的分类体系可参考上述文献。

  对于海岸带滩涂湿地,季中淳 (1991) 曾根据水源补给、地貌类型、水动力条件和优势生物种群的不同类型,将其分为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湿地、潮下带湿地三类和若干湿地自然与人工综合体[5]。另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是直接根据湿地所处海岸带的地貌类型来划分湿地。

1.2 特征分类法

  Brinson(1993)提出了一种新的湿地分类方法——水文动力地貌学分类
方法[6],把湿地的地貌、水文和水动力特征看成是湿地的 3 个同等重要的基本属性。湿地的地貌位置属性可以分为四种:河流地貌系统、凹地貌系统、海岸地貌系统和广泛分布的泥炭湿地;水文特征主要根据湿地水的补给源分成三类:降水补给类、地表漫流补给类和地下水补给类;水动力特征根据湿地水流的强度和流向分成三大类:垂直起伏流、无定向的水平流和双向水平流。

  基于特征分类思想的研究在国内也已展开。例如,黄进良等 (1994) 在开展江汉—洞庭湖平原湖泊调查中就曾进行了湿地分类和制图工作[5]。分类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分类系统必须反映湿地的本质特征,二是分类系统要保证分类单元能从遥感图象上分辨出来。

1.3 分类方法比较

  对比上述两种分类方法可以看出,成因分类法一般都偏于定性(如 Ramsar 分类体系),或虽分类详尽(如 Cowardin 分类体系),但难以反映不同湿地间的相似性。以 Cowardin 方法为例,就常见的海成湿地系、河湾成湿地系、河成湿地系、湖成湿地系来讲,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类似的亚系:对前两种湿地系而言,都可能存在潮下带 (subtidal);对前三者而言,都可能存在潮间带 (intertidal),相似潮位下的湿地的动植物组成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次,在海成、河口成因、河成、湖成和沼泽成因的湿地大系统中都有固底、未固底化、软底和植被底等湿地类,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但在上述分类法中却无法反映。因而,如何使湿地分类便于反映湿地不同层次上特征的相似性便成为湿地分类中应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湿地分类的通用性是湿地分类研究中应考虑的第二个重要问题。现有湿地分类方法多从不同专业研究角度着眼,并服从于本专业研究的特殊需要。仍以 Cowardin 分类体系为例,它把湿地和深水生境统一分类,显然是为了渔业和野生动植物管理的方便。考虑到湿地研究离不开多学科研究者的合作,所以,湿地分类应该为地貌、生态、水利、环境、地理等不同学科的学者所理解,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交流的共同的概念基础[7]

  相对而言,Brinson 的水文地貌学分类方法则显得有点简单化,定量化程度也不能满足湿地模型的需要。Brinson 把湿地属性特征归纳为水文学、水力学和地貌学三类因素并不能完全涵盖复杂的湿地形式,特别是把水动力特征概括为垂直起伏流、无定向的水平流和双向水平流三类,这三类并不能满足描述湿地中千变万化的水流动形式的需要。实际上,现代流体力学的发展已可为湿地研究提供定量的模型,复杂的水流运动完全可以通过引入水流数学模型来进行科学的描述。同样,利用其它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生态学中的各类生态模型、环境学中的水质模型等都会使湿地研究有很大的发展[8]。因而,如何使湿地分类有利于定量化模型的应用构成了湿地分类研究中的第三个重要问题。

2 综合分类法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本文提出的综合分类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即①这种方法应能反映湿地的成因及湿地分类中不同层次的诸多特征;②应能反映湿地不同层次特征的相似性;③有利于应用相邻学科的最新定量研究方法或模型。

  综合分类法的主要目的是为湿地模型研究提供框架。在按照规定程序对湿地进行分类以后,研究者就可直接根据不同的湿地类型采用或建立相应的湿地模型,这样的分类方法可大大方便湿地研究。综合分类法建立了这种对应关系,不同的湿地类对应不同的湿地模型。

  因为诸如水稻田、水库、池塘等人工湿地的水流和水文活动主要受人为控制,和自然湿地截然不同,宜做单独研究,所以综合分类法中的湿地范畴不包括人工湿地。

2.1 综合分类层次结构

  综合分类法采用层次结构。湿地类别按照从高到底的顺序分为四层(表 2),分别称作族、组、类、型。各层次的分类依据依次为水文地貌过程特征、外动力控制因子、基底物质结构、植被类型、淹没时间频率和水深。在各个层次的描述中充分吸收已有各类分类方法的优点。

表 2 湿地的分类层次结构
Table 2 Structure of wetland classification

亚族
水文地貌特征 外动力控制因子 基底物质结构 植被类型 浸水时间和深度
海岸带湿地 三角洲湿地 泥滩 灌木海岸 潮下湿地
口湾潮流湿地 沙滩 附着藻类 潮间带湿地
平原海岸湿地 泻湖沼泽 挺水植物 风暴潮湿地
泻湖湿地 砾石滩 水草   
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   
      耐盐碱植物   
湖泊凹地貌湿地 湖-湖滨湿地 淤泥 木本、苔草、
泥炭藓、芦
苇、浮毯、耐
盐碱植物
季节性积水
湖滨低位沼泽 泥炭 常年积水
中位沼泽 潜育土 浅水
高位沼泽      
河流湿地 干流湿地 砾石 灌木、水草、
挺水植物、
芦苇
永久淹没
滨岸湿地 季节淹没
泛滥平原 粘土 间歇淹没
   淤泥 渍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