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演变及生态平衡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4:44   

提 要 按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其与绿洲演变和生态平衡的关系为:原始阶段——生态自然平衡,古绿洲分布在河流下游;初级阶段——生态平衡失调,旧绿洲移向山前平原;低效阶段——生态环境恶化,新绿洲多分布在旧绿洲外围;合理阶段——生态恢复改善,绿洲由外延转向内部挖潜;高效阶段——生态实现良性循环,绿洲面积稳定生产力显著提高。现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仅为低效阶段,必须加速水利建设,尽快实现合理、高效利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绿洲分布;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1)01-0022-06

  塔里木盆地从有农业开始,人类就通过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发展人工绿洲,在不断地改变自然生态平衡。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和水利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时期对其开发利用方式、程度不同,绿洲分布与生态平衡也不相同。概括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其与绿洲演变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 5 个阶段。

1 原始利用——生态自然平衡阶段

  时间大约在公元 6 世纪以前。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距今 2000 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南疆大部分地区是以农为主,如《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廊田畜”,“且末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从古代以农为主的人工绿洲的分布看,大多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地带[1](图 1),如位于孔雀河下游的楼兰,克里雅河和尼雅河下游的喀拉墩和尼雅等。这是由于当时山前地带的人工绿洲尚未形成,河流水量大部输往下游;同时下游三角洲上地形平坦,引水灌溉方便,水草丰美,除了农耕外还可兼营畜牧业。在楼兰、尼雅和喀拉墩等遗址附近,还残存着很多胡杨和柽柳的枯立和枯倒木,与古籍记载这里“多葭、苇、柽柳、胡桐”是一致的,说明当时河流下游的自然植被是良好的,生态处于自然平衡。当时因人工绿洲面积很小,农业灌溉用水有限,水资源除消耗在自然植被蒸腾外,由塔里木河汇聚塔里木盆地各主要河流的水量,最后都归宿于罗布泊,使罗布泊的面积达“广袤三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汉书·西域传》)。

  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当时生产水平不高,使人类改造利用自然受到限制。《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域诸国“不知铸铁器”,《洛阳伽篮记》(卷五)记述,且末地区“不知用牛,耒耜而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人就水”,在河流下游,开挖简陋渠道,建立小块人工绿洲。按《汉书·西域传》统计,西汉时塔里木盆地人口只有 21 万,生产和生活水平很低,据对著名的“楼兰美女”尸骨系统摄片研究,发现古尸所有长形骨的干骺端均出现明显的生长障碍线,表明女尸生长发育期间,生活艰苦,营养不良[2]

2 初级利用——生态平衡失调阶段

  大约在魏晋以后直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时间延续很长。这时,冶铁技术已由内地传入新疆,如《水经注》记载今库车:“山有铁,能铸冶”。在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第 175 窟发现有两幅西晋时的壁画,一幅是描绘两个人在奋力挖田,手握的铁锄宽刃方形,和新疆现使用的坎土曼极为相似。另一幅是二牛抬杠的犁耕图,宽大的铁犁铧与内地发现的汉代铁铧相似[3],说明这时铁锄、铁犁铧和牛耕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已普遍采用。水利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水经注》还记载:敦煌索励将酒泉、敦煌兵各千人至楼兰屯田,“横断注宾河,灌浸沃野。大田三年,积粟百万”( 注宾河在今孔雀河下游——作者 ),说明拦河筑坝技术由内地传入新疆。在今米兰遗址还保存着十分完整的古代灌溉渠系,干、支、斗渠布置合理,采用双向灌溉集中分水的方式,有效地控制着整个灌区,说明灌区规划设计已达到较高水平。黄文弼在今沙雅县东发现长二百余里宽 6m 的古渠道,证明由内地来的屯垦军民,把修建大型引水干渠技术带入新疆。

  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水利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治水能力,就可“以水就人”,能从河流出山口引水通过地形坡度较大的砾质戈壁带,到达细土冲积平原,发展灌溉,建立人工绿洲。在《唐(开元九年)于阗某寺出薄》中就有“掏山水渠”记载[4],说明至迟在唐代,引水灌溉已由下游三角洲移向山前地带。在山前地带发展人工绿洲可引用的水量较多,较下游三角洲更为有利。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便推动了人工绿洲向山前地带发展,历经 1000 多年才形成了沿盆地山麓地带分布的“旧绿洲”(即解放前形成的灌区)。山前地带人工绿洲发展,从河道中引走的水量增加,特别是春季,河流来水量很小,又适值播种时期,常造成河水断流,无水到达下游,位于下游三角洲上的绿洲,不得不放弃,如楼兰、古米兰、尼雅、喀拉墩和黑太尔沁等古城,最后都被流沙吞没或变成风蚀、盐碱地[1]。由山前绿洲取代下游三角洲绿洲,原始的自然生态开始解体,部分逐渐被人工绿洲生态代替,流域生态平衡开始出现上下游之间失调。

  人工绿洲移向山前,引水增加造成河流输往下游水量减少,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翟萨旦那国(今和田)“城东南百余里有大河北流,国人利之,用以溉田,其后断流。”塔里木河向下游水量减少大约是在清末,如《辛卯侍行记》(公元 1891 年)记载:“塔里木河罗布庄各屯,当播种时,上游库车迤西,城邑遏流入渠,河水浅涸,难于灌溉,至秋又泄水入河,又苦泛滥”。《新疆图志》(公元 1911 年)亦云:塔里木河“西南上游,近水城邑田畴益密,则渠浍益多,而水势日渐分流,无复昔时浩大之势。”由于塔里木河输往下游水量减少,使罗布泊也由清朝前期的“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到清朝末年缩小为“水涨时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