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西藏食物保障度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6:41   

提 要 食物保障是西藏社会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西藏食物保障度及目标因食物种类而异。尽管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持续增长,但结构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粮食保障不应过分强调自给率目标;肉类中羊肉自给,但猪肉基本依靠内地;蔬菜保障存在生产不稳定问题,如何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是问题的关键。对居民营养摄入量及结构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来源结构有较大差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与内地差异不大,而乡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呈现极显著的本地化特征;分析还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食物,表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要关注低收入居民的食物问题。为此,粮食不应继续作为食物保障的重点,重点应在鲜活食物的保障;建立包括开放食物流通系统和开放食物生产系统在内的开放的食物保障系统;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增进食物空间可达性,包括增进食物生产资料空间可达性和改善畜产品外销通径;增强储备意识和能力;保障贫困人口食物供给;广辟食物来源。

关键词 西藏;食物;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26.1;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4-0305-10

1 西藏粮食保障

1.1 总量增长及其趋势的分析

  除极个别年份外,西藏粮食总产量自 1981 年以来一直是增长的(图 1[1]),可称之为持续增长。这是西藏食物安全的重要表现。

nr20000402-1.gif

图 1 西藏粮食总产及其增长
Fig.1 Total output of grain its growth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1.2 农民人均生产量

  西藏农民人均粮食生产量总体上是增加的,并于 1998 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 402kg(图 2[1])。从农民自身看,粮食保障程度已比较高,已达到人均 400kg 的粮食安全线。故此,继续将农民粮食自我保障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现实的、可行的。

nr20000402-2.gif

图 2 西藏农民人均粮食生产量
Fig.2 Per capita peasant grain production in Tibet

1.3 社会人均生产量

  1986~1998 年 13 年期间,西藏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上是持续提高的(表 1[1]),年均递增 3.4%,并于 1998 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 346.3kg。但距 400kg 的社会粮食安全线尚有较大差距。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不应过分地追求全区社会粮食安全目标。

表 1 西藏社会人均粮食生产量 (kg)
Table 1 Tibetan per capita grain production

年份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乡村人均 328.9 325.3 339.2 337.3 340.4 332.2 354.4 376.9 378.7 402.0
社会人均 274.5 280.3 293.6 292.1 293.7 286.4 305.5 324.8 326.2 346.3

1.4 城镇居民粮食消费

  城镇居民的粮食消费以细粮为主,占到总量的 90% 左右,其中又以大米为主(表 2[1]),与内地城镇并无二致。这既说明西藏城镇粮食消费结构与内地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趋同性,也说明西藏城镇居民粮食消费与内地粮食供给的可耦合性。故此,西藏城镇居民的粮食保障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地供给,特别是依赖于周边地区的保障。

表 2 西藏城镇居民历年粮食消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