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日本的“新科技立国”与“个性化”方针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4 19:03:11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举国上下都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有密切的关系。正如日本文部省在 1962年公布的《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白皮书中所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1984年8月25日,当时的日本文部大臣森喜郎一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教育就是政治、经济、社会的脊骨。……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量。”因此,战后日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当今日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都引起了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一、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与新教鲁体制的建立

  日本自近代以来,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第一次教育改革始于明治初期,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下,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模仿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将振兴实学以谋求殖产兴业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目的是追赶欧美先进工业国家,通过欧美化、近代化和工业化达到“富国强兵”。这次教育改革,使日本近代教育制度最终得以建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1945年9月至1952年4月,美国军队以联合国的名义进驻日本,对日本实行全面占领。在美军占领期间,日本进行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全方位的改革。这次教育改革,即日本近代第二次教育改革。概括起来,这次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定《教育基本法》,废除《教育敕语》

  1946年11月日本颁布了新宪法,改变了天皇专制的国家体制,按照新宪法的规定,有关教育的重大问题应由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决定。但是,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却一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由此形成的教育国家主义一直是日本教育的主要精神。根据新宪法的精神,就必须制定一部新的教育基本法,以废除《教育敕语》。1947年3月31日,日本国会正式批准并公布了《教育基本法》。《教育基本法》的公布与实施,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宣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和基本原则;以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代替军国主义和国家主义教育;以法律主义代替敕令主义。它为战后最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促进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法律根据。

  (二)制定《学校教育法》,实施新学制

  战前日本的学校教育制度带有明显的等级性和封闭性,在学校体系的结构上是“双轨制”。1947年3月31日,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同《教育基本法》一起颁布实施,其突出的特点是:①加强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由六年制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②实行学制的单轨化和“六·三·三·四”学制;③男女教育机会均等,实行男女同校。

  《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对战后民主教育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先导和奠基的作用,标志着战后教育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化。

  (三)确立教职员许可证制度

  1949年5月对日,日本著名的《教职员许可证法》颁布实施,其主要内容在于:凡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大学或短期大学的学历,修完规定的教育学科及专业课程,取得规定学历,并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教职员许可证。这一法律的实施对日本战后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战后日本最终确立了教育的民主化制度。也正是这些改革,给日本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为日后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科技教育

  5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较快增长。尤其是1951年9月,日美《日金山条约》生效以后,日本在经济上获得了相对独立,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朝鲜战争,加快了日本资本积累的步伐。到1955年,日本经济已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从1956年开始,日本转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即表现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密切结合,科技教育改革受到空前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高速增长的趋势和产业结构的迅猛变化,促使产业界对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教育的改革。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分别于1952,1954,1956年提出了《关于重新研讨新教育制度的要求》、《关于当前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教育的意见》,突出强调应重视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有所贡献的职业人才的培养,充实实业高中,实行“产学合作”(产业界与教育界联合培养人才),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增加理工类系科和理工类招生数,充实中小学数理化教学等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连续推行《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一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一197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1971年)、《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0一1975年)。随着经济计划的推行,教育的发展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当中,突出了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一)加强科技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

  1957年12月岸信介内阁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一1962年),首次将教育发展计划和教育政策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当中。该计划的突出特点在于强调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强调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下大力气振兴科学和技术,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教育,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的比例,确保科技人员的素质和科技人员的数量。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与“新长期经济计划”相适应,文部省在1958年提出了“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案,并全面修订了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这次改革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重点改革数学和理科的教学,增加数理科的教学时数。

  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计划中影响最大的计划。该计划的第三章即为“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其中包括三个重点:经济发展与提高人的能力;振兴科学技术;确立职业训练制度。这三个重点无不与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其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具体表现则为:强调普及,提高中等教育,充实科学技术教育,加强职业训练与指导,增设工业高中,增招理工科大学生,加速科技人员培养,全面提高学校科学技术教育的水平。同时,此计划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就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作了预算和推测,认为,在此期间,日本将缺少17万名高科技人才,44万名初级技术人员和160万名新技工。为此,必须在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突出解决重文活、轻理工,重普通高中、轻职业高中的问题。1965年1月,佐藤内阁制定的《中期经济计划》,进一步强调“提高人的能力及振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强调必须深化教育的改革和结构调整,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科技人员,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为加强科技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满足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的要求,日本文部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高中结构调整的力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如 1951年6月,文部省公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制定了振兴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重点充实职业高中的设备,加强职业高中教材建设与师资培养等。1961~1970年间实施了高中的学科结构调整,削减了高中普通科,增设了高中职业科,特别增设工业科和工业高中,同时增加了普通高中和职业课程,并对职业高中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一方面降低职业高中中农业科的学生人数比例,提高工业科和商业科的学生人数比例;另一方面削减过时的旧学科,增加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如电子、化工、工业管理、商业贸易、信息处理等。

  同时,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结构也实行了大幅度调整,主要是调整本科与专科的比例,发展短期大学与专门学校,扩大大学的规模,兴办“巨型大学”,解决重文法、轻理工的问题,增加理工科大学生等。

  (三)实行“产学合作”

  1955年的《经济自立计划》、1956年的《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都突出地表现了对科学技术人员培养紧迫性的要求。而以“产学合作”形式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和进行应用性科学研究,是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较大影响。    1960年7月,产业界首次提出了“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方 式,并发表了《关于确立和推进技术教育的划时代的振兴政策》。该 文件以“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为目标,主张实行“产学合作”体制。具体做法为: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回企业工作;企业从职工中选派职员到学校(主要是大学)进修,完成学业后返回工作岗位;企业委托大学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或共同开发应用课程,企业提供科研设备、经费等。另外,“产学合作”的体制还要求必须提高中等教育质量、充实科学技术教育、加强职业训练等。

  总之,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教育改革,其特点是明显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不是单独的一次教育改革,而应视为战后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对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评价也存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肯定其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尤其是把教育和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界的需要密切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教育的经济功能,使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成为一种互动关系;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教育,把科技教育的改革放在了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实行了“产学合作”的教育体制,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科技教育改革所引起的加深理科教学内容的措施,使得内容过分艰深,学生难以接受,同时也导致了学历主义的发展和考试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方面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批评。因而,日本教育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也就在此基础上开始酝酿产生了。

  三、“科技立国”与日本第三双教鲁改革

  70年代以后的日本已经实现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目标,一跃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技术强国。然而,摆在日本面前的形势则更加严峻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奉行“求知识于世界”的政策,即通过广泛地学习、吸收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和技术,以实现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目标。70年代以后,随着这一目标的完全实现,日本奠定了其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技术强国的地位,但由此摆在日本面前的问题是:日本已经不再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了,它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使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日本探索出一条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诸方面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新路子。由于“教育立国”的政策使日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屡创奇迹,因此面对新的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人们再次对教育寄予厚望,力图通过新的教育改革和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确保日本世界强国的地位。于是日本近代以来第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便势在必行了。

  (一)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

  1971年6月11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正式提交了一份咨询报告,名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对策人该报告共10万余字,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基本设想;二是关于学校教育今后应采取的基本措施。该报告颁布以后,在日本国内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政府认为,此报告是继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两次教育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方案”,并力主应依此方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即“第三次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从197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仍处于改革之中。这次教育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经济方面的原因

  1956年开始腾飞的日本经济,进入70年代以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日本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无可争辩地确立了起来。例如:日本人均国民生产值位居世界首位,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国际金融资本的85%来自日本,按股市价,日本包揽了世界最大银行的前10名,美国经常性收支赤字的1/3以上依靠自本资金的补充,联合国经费预算的11%由日本提供。因此,西方国家把日本称为“亚洲的凤凰”。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日本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反过来不断地促使日本对经济结构作进一步调整。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必须通过教育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日本 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需要的具有开创性、创造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要求教育必须适应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革命不断发 展的需要,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现代化的各种品质,适应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但是,传统的日本教育模式已表现出在新的挑战面前明显的不适应性,这就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教育的改革来满足这种要求。

   2.国际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禾匕战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30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席卷整个世界,它对教育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首先,由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自动化的实现,使体力劳动智力化,脑力劳动在社会物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结构必须进行重新调整;其次,由于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更新周期的日益缩短,重视智力开发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再次,由于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经济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而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教育的竞争上,这就不单是一个教育的质量问题,它要求全方位变革教育的结构,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高教育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变革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就日本而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科技起家、靠教育立国的,目前日本在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要想保持科技领先的地位,不仅需要极大地变革人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开发人的能力,而且也需要不断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因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需要,也要适应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必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教育变革实际上是一场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教育变革,它不仅要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同时还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在当今日本教育改革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3.国际化的进展与日本的国际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发达、国际间经济协作的加强、国际政治关系中两极体系的解体和多极化新联合体的形成,以及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间相互协作、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断加深,全球范围内新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对日本来说,国际化还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其经济的发展无法脱离开国际社会。但是虽然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其在政治、文化、科学研究领域对世界的贡献却与其当今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正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第四次审议报告中所指出的:“在这一时代中,如果不去承担同我国的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就无法获得新的发展。”为此,“必须在教育、科研、文化与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使国际交流真正具有相互性,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作出具有国际影响的贡献。”因此,国际化的发展及日本国际化的实际需要,要求日本教育必须培养“既能保持日本文化的个性,又能深刻理解多元文化的优越性的能力”,造就面向世界的日本人。这一点,成为当今日本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和追求目标。

  4.教育自身的弊端

  经过第一和第二次教育改革,日本教育获得很大发展。战后40年间,小学的普及率已达100%,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达50%左右。在教育发展带动和促进着经济腾飞的同时,教育方面的问题和各种弊端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

  (1)教育的刻板划一性:日本的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和管理体制上存在明显的刻板划一性。首先,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刻板划一性,导致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的片面性、僵化性,过分地强调了共性,忽视了个性,突出了标准的统一性和目标的一致性,忽视了教育内容、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培养了一批缺乏创造力、思考力、探索力的单一规格的人才,学生个性难以充分发展,造成了儿童心灵的创伤,增加了儿童心理压力和人格扭曲,厌学、逃学现象日趋严重。其次,教育管理体制的刻板性以及政府的过多干预,限制了学校具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妨碍了学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大胆实践和探索。

  (2)考试中心主义:在人才早期开发和能力主义原则之下,日本学校考试之风盛行,对考试成绩过分偏重,几乎把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绝对标准,不仅造成了死记硬背、一切应付考试的不良学风,而且造成了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自杀、逃学以及学校暴力活动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日本,这种现象被称为“考试地狱”。另外,随着高中普及率的提高和受到学历主义风潮的严重影响,大学入学竞争特别是名牌大学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入学考试成为决定命运的生死线。这种考试中心主义和学历至上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和谐统一发展,使得整个教育变成在学历主义、拜金主义统治下的考试主义教育。

  (3)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偏低:大学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使得日本的大学虽然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并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着大学教育质量偏低。学生缺乏创造性的问题。同时由于大学之间等级差别的明显性和稳固性,以及社会用人机构过分偏重大学的声望,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刻苦求学的进取精神。另外,日本大学在基础学科领域和纯理论研究方面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利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与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上述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各方面的问题,决定了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必然是一场非常广泛、全面的改革,同时也是一次极富挑战色彩的艰巨的教育改革。

  (二)“科技立国”战略的提出

  基于以上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经过70年代的探索和实践,在80年代骤然深化,改革所围绕的主题和方针也日趋明确化,这个主题就是80年代初提出的

  ·· “科技立国”。

   “科技立国”是日本面向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同时也是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方针。提出“科技立国”的战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他人的技术和本国的教育”,即依靠本国的教育大量培养人才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此广泛地模仿、吸收、借鉴和消化其他国家的科学和技术,从而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随着日本经济 大国地位的确立,这样一种发展经济的道路就与日本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使其难以承担与日本的国际影响相当 的责任,也难以为世界做出更具影响力的贡献。同时,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缺乏能源的危机感一直在激化着日本的民 族危机意识。如果不保持科学和技术上的优势,日本未来的发展将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把发展科学和技术作为日本未来发展 的基本方针,确立“科技立国”的战略,是日本未来发展的根本性出路。这正如日本在1977年召开的科学技术会议上发表的咨询报告 《关于资源有限时代的科学技术政策》中指出的:科学技术一直是过去解决各种课题和建设现代社会的动力,当前解决面临的一些 问题,开创新的未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特别对于资源缺乏、国土狭小的日本来说,要对国际社会做出贡献,长期确保稳 定发展、振兴科学技术权为重要。

   其次,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以及日本科技革命的发展也是日本确立“科技立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日本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50年代的引进模仿阶段,60年代的应用模 仿吸收阶段以及70年代的发掘头脑资源阶段。与世界范围的新技 术革命相适应,日本的新技术革命大致也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当前,日本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①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电子革命”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在生产中日益广泛地得到运用,集成电路产业、电子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处理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率迅速提高;②以新功能性材料为中心的“材料革命”发展迅速;③以遗传工程为中心的“生物技术革命”的影响日益深刻;④以再生能源为中心的“能源革命”突飞猛进。除此之外,日本在海洋工程、激光技术、宇宙开发等方面也获得较快发展。所有这一切,一方面奠定了日本科技强国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在促使整个社会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技术革命的强大推动使得日本只能通过谋求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来谋求各种问题的解决。因而确立“科技立国”也就成了日本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它既是日本以往依靠科技发展经济战略的继续,也是日本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因此又被称为“新科技立国”战略。

  “科技立国”战略的提出,构成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方针,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深刻的要求:

  (l)以“科技立国”为核。乙,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科技人才的使命;

  (2)以培养科技人才为中心,教育自身也必须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地;

  (3)以培养“模仿型”人才为主的传统教育制度必须实行彻底改革,教育必须以培养独创性、创新性和个性化的人才为方向;

  (4)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必须进行改革,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5)由于科技革命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教育必须既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又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两者不可偏废;

  (6)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已不适应于“科技立国”战略的要求,必须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的局限,发展终身学习体系,建立满足公民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制度。

  四、第三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个性化人才培养

  1984年2月6日,中曾根首相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全体会议上作施政方针演说,题目是《重视行政、财政改革和教育改革棗为21世纪铺设轨道》。他强调日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自明治以来赶超现代化的时代已经结束,日本作为一个先进工业国已由成长进入成熟阶段,以前模仿为主的教育体制不再适用,“现在正是我们展望21世纪在各方面进行彻底改革教育的时候”。日本国会在同年8月7日通过了价扬时教育审议会设置法》,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是中曾根首相的咨询机构,其中包括教育、经济。舆论等各界著名人土。该机构根据“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对日本教育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反省,在三年中为面向对世纪的教育改革问题提出了四个咨询报告。在最后一次报告中提到:“本审议会的审议,可以说是关于教育改革的一次大型研讨会,它唤起全体国民对教育改革问题展开前所未有的大讨论,这本身就对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衷心希望,以这次教育改革为开端,不仅是政府、地方公共团体,还包括每个教师、每个家长以及每个学习者本人在内的所有国 民,都能为了肩负着建设ZI世纪的日本和世界之重任的儿童们、 子孙们,而热情地投身到教育改革中去。”1985年7月,内阁会议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1987年8月又改为“教育改革实施本部”,并于同年10月通过了《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方针棗 教育改革推进大纲》。综合起来,日本这次教育改革主要侧重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新科技化和信息化

   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本首先就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国家。这种变化给日本的社会、经济和教育都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动力及新的课题。是否能培养出这样一个信息化程度高速发展的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是检验日本教育体制是否适应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教育本身也需要现代化、信息化。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的信息化,包括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都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1988年修改了理科教学大纲,在初中和高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的学习内容,国家所属专项经费,用于给学校添置计算机设备。到1991年3月,已有41%的小学、75%的初中和99%的高中开展了计算机教学。

  (二)国际化

  从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和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同时,日本政府还希望日本能在将来的国际社会中作出更大贡献。为此,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也应顺应这种变化,满足这种要求。教育应能使日本国民深刻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轨0强爱国心,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能充分理解外国多种多样的文化,以宽容的态度与外国人相处;并具备同外国人进行友好交往和充分开展思想交流的能力。这就是日本的“教育国际化”。

  (三)终身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对每个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一些陈旧的观念,比如把上学和工作割裂、终身只从事一种职业等,也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有限的学校教育,希望有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整个社会从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过渡到“终身学习体系”。对于基础教育来说,首先要使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文部省在1987年成立了“终身学习局”,并在1990年6月通过了《关于终身学习体系的改革法令》。

   (四)多样化和个性化

  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日本这次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自明治改革以来,日本教育制度的特点是:相对统一、讲究效率、提倡均等、培养标准化的人才,即实行划一化的教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按照统一标准,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强调学历,提倡考试竞争,偏重知识学习,整个社会高度学历化。这些做法在当时赶超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然而,今天的日本社会正在趋向多文化、多价值、多元化共存,这种划一化的教育日益显露出它的严重弊病。它不重视学生的个性、适应性及能力,偏重知识传授和记忆力的培养,长于模仿而短平创造,使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受到很大局限,结果造成了社会上片面看重学历、考试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厌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发生校内暴力等现象。再者,为了培养能面向ZI世纪的人才,使学生能积极灵活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也为了改变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科技大国,日本必须培养自己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而划一化的教育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前筑波大学校长江崎玲于来认为:日本人具有细致周到的设计装配能力,但拙于创造。现在日本由经济大国变成科技大国,已经不能仅靠模仿,而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培养有独创性的人才。因此,强调学校教育不能再继续培养标准化的人才,重要的是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指出:“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教育过多地培养了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和创造能力的、没有个性的单一型人才。”“这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任务是克服我国教育的划一性、刻板性、封闭性这一根深蒂固的弊端,确立维护个人尊严、尊重个性、强调自由、自律和自我负责的原则,即贯彻‘重视个性的原则’。必须依据‘重视个性的原则’对教育的所有方面,包括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都从根本上加以重新认识。”中曾根康弘1984年1月27日在国立大学协会的干部会议上说:“今天即使有爱迪生,也不可能在现行制度中问世。”他又在相隔不几天的施政方针演说中强调:“今后教育改革的目标应该使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多样化,富有灵活性,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视个性,提倡校外实践和体验,注意培养青少年的人格,扩大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探讨人的综合教育途径,实现适应‘国际性国家’日本的‘教育国际化’。这些改革所不可忽视的基础是:不偏向智育,充满人的精神和人格主义的观念,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献身社会的精神、具有纯真的理想和强健的体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

  实际上,日本教育的个性化教育问题,在二次大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中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1946年《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中就明确指出:今后日本教育应遵循的原理,即在“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政治体制下,最大限度地发展个性,尊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能力,使学生在个人能力和个性特点的条件下具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目的上,报告书还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民主社会”之一员的“民主市民”。1946年5月,日本文部省发布的《新教育指针》中也明确指出:实行适应个性、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自主意识和自制能力的人,成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1947年3月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在序言中也提出:“我们期望培养尊重个人尊严、追求真理和爱好和平的人才。同时必须彻底普及旨在既有普遍性又富有个性的创造文化教育。”但是应该指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民主化的教育体制,消除法西斯主义的影响,关于教育的个性化问题,主要是受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其核心是教育的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而不是以体现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个性化,因而实际上并未真正引起重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所形成的教育的固有特点使得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犹如昙花一现,培养“模仿型”人才的目标并没有改变。

  60年代以后,在日本盛行“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当作一种 产业,把人看作是人力资源,因而把教育看作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经济的手段。这种理论虽然在激发垄断资本和日本政府增加 教育投资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垄断资本把教育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环节,因而实际上把教育当作了经济的附庸和攫取高额利润的手段,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性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因此,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把打破僵化划一的教育体制、重权人的创造性才能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作为核心,应该说是抓住了日本教育制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最典型的痼疾,是日本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

 

 

 

(本文摘自 常初芳著《国际科技教育进展》第39-56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