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6:42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水平。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教育的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将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造就一代具有高素质、高文化修养、高科技本领、高管理水平的创新人才,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基于这种形势和要求,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为开放式教学,要把学校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生活,把生活引进学校,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表达和选择创意的自由,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的场所。

 

一、首先,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一个要求学生“唯书、唯上、唯师”教师,一个对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都视为“不务正业”的教师,一个不鼓励、不提倡、不允许学生学习教材以外的内容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教学思想、创新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都能自觉不自觉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上。

 

二、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确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生物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能自觉地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个核心来确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找出落实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创新教育的关系,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2、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生物教学除传授学生生物基本知识以外,还必须教给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要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方式要有启发性和多样性,注重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学生思考和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气氛和更多的机会,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创新教学情境。强调创新性情境教学,就是要重视生物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激发创造能力。因此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悱愤”情境,是活跃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4、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中学生物有很多能体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验,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精神,挖掘实验教学的内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铺平道路,提供条件。

5、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疑难面前积极思维,培养质疑探索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努力探索问题的答案。

6、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是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动植物标本采集与观察、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又能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等问题都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入点。

 

三、改革生物创新教育的评价制度。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