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品读课教师作用何在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48:50   

品读——就是赏析式地读,是朗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方式。品读课的核心是学生对语文的体验、感知,乃至对生活思考。教师在品读课中要发挥怎样作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感知、感悟。
  一、导而不“演”。教师虽然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但是不要参与课堂的“演”,要让学生成为品读课完整的“演员”,诸如《春》的品读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自由归类学习,分块让学生自主品读完成,其中不妨请学生改预习为备课,教师只负责“导出”演员,“导出”课堂背景,让学生进行自我“创意”,自我“展示”,从而达到对《春》语言品析,感悟春的生机活力。这样就容易使多少“美点集于一处”,学生在诵读中就能自然领悟到朱自清先生语言魅力,从而也感受春的美好。同样也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体悟空间。品读课所要达到的是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语文,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最终达到增强语文学习能力,教师的导而不“演”正是为学生创造独立品味的条件。
  二、引而不“结”。一堂好的品读课,应该是遵循学生认知层次,进行有序品读,达到在情感上的感触,语言的启发,能够从中领悟人生哲理。一个好的“引”将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笔者在执教公开课《猫》时,品读中特“引”了“假如你是作者,在内疚和不安之后你会如何?”多数的学生都能回答:“应该为猫写悼词。”好!就写悼词。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纷纷用笔来写自己对猫的死内疚和不安,各种思想交炽于中。学生在为猫写悼词中很快就品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又能展露学生自我人生体验,真可谓“巧引”会使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射出耀眼光彩,开辟了一个新的意境。品读课“结”应该是一个“虚”结,学生在品读中由于生活阅历不同,人生体验也会不同,加之知识差异,可能存在对感知多种差异。有些“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品读中经常会读到一些美点,也许是一辈子也无法语言来表达的,正如绝唱中“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不通过言语表达的“悟”永远超过言语表达出的效果,那我们就让它永留学生的心中。教师的引而不“结”是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三、追而不“问”。品读中最忌教师多问。因为教师的“问”容易使学生思想定格,使“品”受限,从而限制学生思维。但是没有思的课堂却又如一塘死水,良好“思”是品读的开始。教师追美点而不设问,对美的事物大多数学生都能捕捉的到,越美的地方,越能震撼人心,教师应对美点多追,使学生对美点有思,这样自然可以导出学生“问”,我们就能发现学生最需要的。唐敏的《心中的鹰》在品读中学生多能感触到“小猎手射落鹰”这部分是文章的美点,教师不要急于发问,而应该追其‘点’,通过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学生自然思“为何要射鹰呢?”“世界上最好人为理由就能射鹰吗?”能不能射鹰呢?由此导出学生思,在思中渐渐的向主题靠拢,最后由学生品析文章,感知答案,难度自然下降,追而不“问”,在品读中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思的广阔天空。
  四、露其意,隐其身。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以情带文,以文动情”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情基础上才可能解其意,通其理。教师在品读课中把课堂还给学生,那如何才能实现教学设想呢?教师之意,文章之意如何传递给学生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品读能力高低,根据文章难易,确定品读目标和方向。教师在品读过程尽量“隐身”,让学生自由操作课堂,可通过感悟高的学生带动感悟低学生,可采用小组讨论、示范、互助等形式达到学生品读成功。教师要用好“情”,朱自清先生还有一篇文章《背影》中对父亲的情感的感悟,教师就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眼神来传情,渲染课堂。为学生创设浓浓的师生情,从而启发学生深思自己父子之情,达到对朱自清的“父子情”的感悟。这样,“露其意”就有助学生对文章主旨的靠拢。学生品读的满足感在教师“隐”中会得到实现。
  品读课是学生对语文感知感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读的主人。

邮编号码:355209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