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不拘一格 创新课堂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3:24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对创新课堂的认识和运用就显得无比重要。创新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人类智力的开发离不开创造。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

  教学目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重情感体验、有良好的语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在积累、感悟中学会运用”。这也是初中语文在读、写、听、说四个方面总的要求。

  一、创新课堂导入环节

  教无定法,教无常规。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服务于学生、适应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好切入点,设置情景。(一)如:在导入《国宝――大熊猫》一课时,师生间对话。话题是:你印象中的大熊猫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和习性?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当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就用简洁的的语言过渡:大熊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人见人爱,而且非常珍贵。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宝――大熊猫》,去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这样,学生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和教师一同走进课文。又如:《三个太阳》一课中,教师问学生谁知道有关南极洲的故事?学生针对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一个学生说“南极洲吸收了许多国家的科学家来探险,我真想把这此故事写一写,可惜我对它不了解”。学生说的话此时正好作为我的导入前言,我说:“没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众多科学家在南极的活动,去了解一下南极的新面貌吧!”进行导入,引出正文。(二)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结合文章的不同特点,进行加工,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灵活地通过读、听、看、讨论、辩论的形式来导入。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到讲台上模拟各种捕鸟的叫声、动作。学习《录音新闻》,组织学生模拟播音;学习《沁园春 雪》进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模仿秀。

  二、朗读的创新――重个人情感体验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都让人交口称赞,但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学到了 “形”,“神”却领悟不出。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提倡:读准、读熟、读情、读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去真正读懂。

  如:《录音新闻》中让学生做导播,报道火箭发射。首先,师生间针对这课进行朗读的要求:力争做到吐字清楚,简洁、生动、准确,在报道火箭出水升空的过程,语气中应有一种激动兴奋,在报道内容时,语调应平缓、语速应慢一点、语音应重一点。并且要求学生朗读要大方与自然。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们一边掌握了朗读的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们对朗读的热情,有了一些成功的体验。

  三、拓宽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翱翔。

  拓宽想象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自由想象。有人说“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新课标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让学生去拥有一片畅想的天空。在作文教学中,好的想象能让作文分外有表现力。如:《木兰诗》一课,学生们对花木兰替父从军很感兴趣。当讲到“可汗问会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为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时”,学生问“木兰为什么要辞官还故乡,在朝做官,为老百姓着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替父从军本已是万不得已,花木兰又怎能留在朝中做官呢?”又一同学说:“怎么不可以,我就不信皇帝会制女英雄的罪!”。“对,如果木兰表明身份留在朝中做官,说不定通过她的努力,在那个时期妇女就会解放,也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屈辱了”。好大胆的一个想象,学生们依然在争论着,我没有去争论结果,但一个想象的开放性的作业却已形成,于是,我写了“假如花木兰留朝做官”为题的训练题目。同学们进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四、综合学习的开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综合学习不同于语文单元中的课文教学,要求课内课外相结合,抓好学生的素质培训。如:开展“名著阅读”专题活动,针对课本中“名著推荐与阅读”。教师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如何指导?1、通读全文,了解内容,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节、主题。2、集中阅读有关段落,对其进行深度的分析、评价、鉴赏。3、举行专题报告会、名著欣赏活动,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开展“走进自然”的语文综合学习实践中,把学生带入环境优美的学校后小门,让学生诵读好的文章,谈谈体会,写出好的文章,用眼和耳鼻去感受自然,发现美,体验美。

  又如:让学生注意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从中评出你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组合“探究小组”,利用学校网上资源,了解祖国社会的情况。如经济发展、希望工程、环境保护、科技动态等等,并利用电教手段看一部好的电影,让学生写评论、谈感想,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示。

  在举行的“我为动物说句话”中,同学们要求向社会写标语,通过小组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写出如:“关爱动物,就是关爱自己”;“保护动物,从我做起”;“给动物一点爱,世界将更美好”;“人人奉献爱心,动物将会感谢”;“残害动物,于心何忍”;“学做动物的朋友,你会欢乐无穷”等等标语,显得很有爱心和收获,学生通过这类活动,丰富自己的视野,更加向往美好的明天。

  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重视点滴的积累。新课改,以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让素质教育的明天更光明。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