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创造心理学整合的尝试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4:27   

  摘要  本文在指出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和时代所要求的创造型人才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中学古诗文教学必须和创造心理学整合。 同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两者整合的主阵地。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和创造心理学整合的实践,论述了古诗文经典篇章是开展整合的物质载体,“以学生为本”是进行整合的理论基础, 并从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整合所需的准备工作和实施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古诗文   创造心理学  以人为本   主体意识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学术日新月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步入,人类社会打开了全新的进取局面,新世纪国力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表现为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这个前提决定了创新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由此,培养创造能力成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焦点。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的现状与时代所需求的创造型人才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特别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高素质人才,致力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语文学科责无旁贷,许多一线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着力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创新教育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关于“人本教育”的要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深受学习者的欢迎。

  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在语文学科古诗文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对创新教育进行了粗浅的探索,越来越感觉到中学古诗文教学应当和创造心理学进行整合。下面笔者从整合的“前提”、“必要条件”和“主阵地”三方面展开阐述。

  一、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创造心理学整合的前提

  (一)古代诗文经典是进行整合的物质载体

  中华民族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

  可喜的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古代诗文经典篇章,这对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探究民族心理、滋养民族的灵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学古诗文教学和创造心理学整合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二)、语文学科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任务

  从1997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就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认为“作为普通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语文学科教育,不仅要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视为已任,而且它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心理、培养创造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极为广阔的天地。”因此,作为民族文化经典的古诗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 以学生为本——古诗文教学与创造心理学整合的理论基础

  (一)转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今天的中学生每天面对着鲜活的现代社会生活,新的“视听”及“网络”文化充满了他们的生活空间。阿杜、F4、赵薇、网聊是他们课余生活的谈资。由于时代、生活背景的差异,人生阅历以及认识能力的缺乏,使他们很难在思想上和古人亲近。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古诗文不用学。面对这样一种景况,我认为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古典文化的错误认识 。笔者曾对学生说:“古典文化大家不喜欢老师能理解,但我们到底要不要学呢?我们今天先来看看外国人是如何对待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化的。”于是,我让学生回忆超级大国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的第一站在哪里?学生马上很兴奋的说:“西安。”然后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不选广州、上海、深圳等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这时学生若有所思的说:“因为西安是古都。”是的,第一站访问古都意味着克林顿对古典文化的重视。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通过这种谈话,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眼中的反叛被严肃而深沉的思考所代替。果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古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样如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浓厚的兴趣是学习、创造的泉源和动力,能够激发学生执著地去探索,在探索中,他们的思维才会灵活多变,他们才会去创造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

  (二)、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课堂的角色定位来看,教师是导演,是学生的辅助;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语文学习重在体验感悟,必须有学生的听、说、读、写、做的亲身经历,别人替代不了。学生的主角地位不明显,主体活动不活跃,他们的自主经历无从建立,这样的课堂如果依然精彩,那么精彩的只是老师。只要教师垄断课堂,学生就难以进入他们该进入的角色,当然也就难以欣赏到学生们争奇斗艳的青春烂漫。满堂讲不可取,满堂问、满堂演也不可取,因为这是变相的牵着走,对着灌,学生简单被动接受的处境不改变,以学生为本就没有着落。

  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应该是“指挥”,与学生共同奏出优美的旋律;教师应该是“配角”,把学生衬托得光彩照人;教师应该是“热线”,让学生永远感到鲜活与新颖;教师应该是“110”,在学生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及时守候在学生身边;教师应该是“导游”,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欣赏险峰的无限风光;教师应该是“场上队长”,身先士卒,与队友共同拼搏,在比赛结束后,把队友——我们的学生,高高的抛向空中……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