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语文教学宜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6:02   

  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植根于生活,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教学改革若要革故鼎新,彻底跳出“少、慢、差、费”的怪圈,就要在进行语文课教学时,注重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真正树立起课堂内外相互结合的“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联,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智力素质和兴趣、习惯、情感等非智力素质。顾黄初教授在《教育论稿》中就曾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如果只是关在教室里学习词的构成、句子成份、表达方式、修辞方法、阅读写作等而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那是很难学好语文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呢?“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体现课本的“例子”地位,突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后,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模拟社会实践的场景,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华,推动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一、用好课文“例子”,得法于课内。

  “例子”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语文课本只是“例子”,它只不过是运用语言工具的个别现象,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这些个别现象,而应通过例子掌握语文的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践,从而形成习惯,养成能力。如果教师死教课文,学生死记课文,考试死考课文,课文教学如同解剖麻雀一样条分缕析,语文教学只禁锢在对课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狭窄范围内,教学抱着课本打滚,学生只能是学会了几篇课文的应考木偶,一旦接触真正的生活,只能无所适从,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教学,大力发挥课文的典范作用,用足这个“例子”,让学生在课内得法——得到解决同类型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再以此为据选用、设计课外语文素材加以强化训练,语文能力自然形成,语文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例如教学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消息和通讯,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中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实际,只分析五篇课文,学生是无论如何也掌握不了这种文体的。

  二、开展语文活动,得益于课外。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中有限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引进现实生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生活见闻,广开听说读写甚至动手操作的训练之路,让学生试读、试讲、试作探究、试作实践,让学生带着课堂上的收获走向社会,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将语文知识转换成能力,养成好的习惯,练就终生受益的语文技能,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开展语文活动的方式不拘一格。学习了写景抒情的散文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记叙、描写本地某处或某个季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用大自然的美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习了记叙英雄模范、名人传记后,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家乡名人传说,为他们树碑立传,激发学生进取精神;学习了记叙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文章后,让学生了解本地的风俗人情,方言俚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仰慕。课堂上,可以经常性设计“课前三分钟”活动,让学生演讲、朗诵、报道新闻、谈论焦点,课外可以组织古诗文诵读、民谚民谣收集、宣传标语仿写、广告评析等。专题性语文活动课如辨论会、演讲赛、模拟法庭、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还可以按课本中“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组织进行。其它还可以组织社会调查、新闻采访、书法比赛、手抄小报……通过语文活动,学生渐渐领悟到课文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才是语文学习不竭的源泉,没有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就无法解决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习语文、做生活有心人的良好习惯,而且在语文实践中增长了才华,获得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可谓受益匪浅。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拨冗支繁,择重避轻,选取课文典范性突出适于学生语文训练的方面来设计教学,让课内外有机结合,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求知,我相信,语文教学的明天必将春色满园。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