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56:0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在神州大地开展如火如荼,因而,《新课程标准》随之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中“前言”明确提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也就是说,教改的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落实教改的途径在课堂。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因此,培养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面镜子,在此,本人想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 保护好奇心,开拓创新潜能

  好奇心强的人对新奇事物总要主动探索。好奇心是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内驱力。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否恰当,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扼杀儿童的好奇心。有的教师还末能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只顾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有的教师怕扰乱课时计划,影响上课进度,用自己的“问”剥夺学生的“问”有的教师则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偏离重点或无法回答,因此都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闪烁在学生眸子里的火花渐渐熄灭了,他们对单调的学习感到厌倦了,对缺乏温情的教师感到失望,课堂上只好忍受着教师的“问”,自己只能无奈地“答”。教师这些做法,实质上是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可以不断创设变化的、能激起新奇的学习环境,多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或组织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如在学《军神》一课,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刘伯承十分敬佩时,老师说:“假如刘伯承叔叔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和深刻的对话,所以学生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他们会说得很感人,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还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

  二、 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质上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具体做法的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学会倾听,并且不是站在讲台上听,而是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者,而是听自己意见的朋友。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我在上《赤壁之战》一课时,当学生自读了“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一段时,我叫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并说说各人的心里话。一学生说:“我觉得士兵们很无辜!”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说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最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曹军虽是战争的发动者,但士兵们是执行军令而已,他们的死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值得同情,只要人人热爱和平,天下才能太平!因为老师的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

  三、强化训练,促进创新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强化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养成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在《跳水》一课,船长用命令叫其儿子跳水,原因何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办法?”“你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老师真想听听更有创意性的意见!”:“如果你更认真地、从别的角度去想想,一定有新的发现!”

  二十一世纪呼唤创新教育,愿创新教育能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