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强化校本资源整合,推进语文新课程实施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20:59   

主件:科研论文

强化校本资源整合,推进语文新课程实施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  阮美好

一、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是一个相当封闭的系统,受传统 “以本为本” 狭隘观念的影响,师拘泥于材和既定的设计,不敢越雷池一步,把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却忽略了语文课程作为母语习得天独厚的条件,缺乏资源意识,不大注意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潜藏于课堂内外的有益于提高生语文能力的各种习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久而久之,语文课程习的鲜活源头遭到堵塞,语文课堂成了按部就班的简单化模式。这种单调、孤立、静止的形式必然压抑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用语文的能力,阻碍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大语文育观认为:“语文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养和提高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不能把全部希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科内外紧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习环境。人民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要使生得到“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自己想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能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习和实践的形式,就一定能很好地推进语文新课的实施,让生彻底得到解放。

鉴于时代的需求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课程资源丰富的优势,经过充分的思考,我提出了《强化校本资源整合,推进语文新课程实施》这一研究课题,以创新的带动起生创新性的习,在改革实践中努力探索推进语文新课程实施,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何理解“校本资源”和“整合”这两个概念?顾名思义,“校本资源”就是以校为本的资源,包括课内课外、科内外、校园文化等适合于语文课程的,有利于生语文习的一切资源。所谓“整合”,是指综合、融合。在中,它使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它能使系统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即1+1>2。校本资源整合就是遵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把校的各种习资源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语文育、之中,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极大地激发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体现整合的科性。

 

二、“整合优化、生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校本资源的研究策略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师、由科走向生的时候,课程就不止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在此意义上,新课程倡导的观是:课程是为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师与生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创建与开发,对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优化,以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为核心,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校本资源是潜藏于生自身、习与生活中的丰富活跃的可用资源,根据课程的需要,从就近的原则出发,科地对其加以整合优化,使其生成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无限资源。在开发、利用校本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把握好四个原则:①适用性原则。即让课程资源的开发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生的实际需要和师的专业能力;②适度性原则。即把握好资源整合优化的度,使其始终为培养生的语文素养服务;③实践性原则。④特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资源创新,满足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具体的可行性研究策略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整合课本资源,变平面为立体,有限文本生成为无限资源

我们的语文课本有着丰富的习资源,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的文本,洋溢着作者的生活热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展现着作者别具一格的话语表达方式;蕴藏着作者用智慧的笔凝成的空白点与悬念处;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美不胜收的大观园,是一个个鲜活精彩的世界。还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各个习提示环节,精美的插图,充满智慧色彩的习引子和殷切期待话语。这使课本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文本。如此丰富的习资源,需要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活动来开发,才能发挥它的巨大育人能量。有一位育工作者说过,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有序的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它为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包含着人的欲望、情感、意志、理想,既是人发展的内驱力,又是人发展的有意识的目标。因此,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的师总是呕心沥血地做到有创造性。

1、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合理地整合利用材。

细读课本,我们发现精读课文之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变通性。横向比较,如习老舍先生《林海》,可以联系他的《我们家的猫》《养花》感悟其语言的魅力以及文本内容蕴藏的自然美和生活美;抓住写法一致的特点,联系比较习略读课《索溪峪的“野”》与精读课《桂林山水》,《匆匆》与《和时间赛跑》,《颐和园》与《记金华双龙洞》等。内容近似的课文,可以进行纵向合并,同时。如:略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知识可作为习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资料,联系、贯穿其中,拓展生的阅读面,也为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难句作铺垫。

2、感悟升华、拓展延伸——创造性地活用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巧用课题,使其成为生感受课文的切入点,如《爬天都峰》;体验阅读的突破点,如《放弃射门》;反思火花的触发点,如《特殊的葬礼》。在高年级的古诗中,巧用插图、注释能使生的探究立体化,使生的人格特性和个性思维获得生长的广阔空间。如郑燮的《竹石》分三步走:第一步,借助注释反复诵读,合作探究诗的大意,把握诗的两个意象——竹与石,培养生思维的流畅性。第二步,细看插图,驰骋想象,使画面动起来,或给意象赋予生命,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设想种种情景,扮演角色,挖掘诗的深层内蕴,培养生思维的独创性。第三步,从品诗到体味生命意义,达到认知与情感的融合,生命与人生在感悟中律动,使生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生命体验,情感不断丰厚起来,价值观的品位不断得到提升。

此外,挖掘文本中的创新增长点灵活地引导生改编或续写故事,编写隐藏情节,给文中人物写信,编写广告词等,在拓展延伸中培养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白琼老师《第一场雪》,设计了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环节,开辟了口语交际的空间。

(二)整合科资源,变封闭为开放,孤立科生成为互动资源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科的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科际资源,将不同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不拘一格地展开,就能让生在充满个性的习过程中活、乐,培养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中,我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科、信息技术科资源,为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习“乐园”。

1、唱一唱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能让人产生共鸣,产生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性情。在中恰如其分地运用音乐,品悟文本,能打开生形象思维的闸门,收到很好效果。如胡嵘苹老师《美丽的丹顶鹤》,以《丹顶鹤的故事》作为主题曲,在唱中诵,感受丹顶鹤美丽、高雅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唱《宝莲灯》主题曲《爱就一个字》,习《开山救母》;《长征》,在高唱《长征》歌曲中感悟红军的豪情壮志。

2、演一演

喜欢表演是孩子的天性。课堂表演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促进生创新思维,挖掘他们的表演天赋,使他们愉悦地投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如《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合作创作潜台词进行表演,体会周瑜的笑里藏刀和诸葛亮的大智若愚,身临其境地感受扣人心弦的斗智场面;创造性表演《奴隶英雄》剧本,感受奴隶命运的悲惨和斯巴达克的英勇。在表演中,生感情投入,创造力泉涌。

3、画一画

画画是孩子喜欢的习方式,它可以把静态的文字化为鲜活的画面。习《海底世界》《海滨小城》《观潮》等课文,让生自由选择片段画一画,从形状的描绘、色彩的运用等方面领略事物的美。

4、找一找,编一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生“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在中渗透现代信息资源,改变材的呈现方式,改进师生方式,充分激发习兴趣和自主习的能力,提高习效率。首先,利用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生确定信息的能力。其次,生寻找搜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翻阅家庭藏书;到图书馆查找;到书店查阅;从报刊杂志上了解;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向别人咨询;参加各种活动;利用网络查询等。第三是整理吸收信息。在我的指导下,课题组的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由陈利玉、白琼、李敏君三位师合作设计的口语交际课《根据音响讲故事》,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加上合情合理的设计,激发了生说话的强烈兴趣。该课参加区举行的“三个一”观摩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姚淑章、李敏君等师通过信息技术资源整合,《观潮》《捞铁牛》《爬山虎的脚》《钓鱼的启示》等课都获得了成功。我的《圆明园的毁灭》,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引导生查找资料库,在页面上编写提纲,形成习的资料链接网:⑴封面,主题;⑵圆明园的辉煌建筑(众星拱月效果图、亭台楼阁、“买卖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等);⑶圆明园的珍贵文物(青铜礼器、瓷器书画等);⑷有关圆明园的史料;⑸《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⑹习论坛。这样的整合习,让生对圆明园的历史和今天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他们充分地经历了习的过程在掌握知识和发挥了创新精神,培养了实践能力,改进了习方法,升华了民族情感、提升了价值观,这正是语文科深刻内涵和广阔外延所在。陈利玉老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也整合校园网络资源,指导生制作网页,设置了“黄河小史”、“治理黄河”等栏目。

除此之外,我们还借助校园网媒体,创设了“生展翅天地”专栏,有计划地进行电脑小报制作、网络作文竞赛等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了生的习和体验的空间,促进生全面发展。

(三)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静态文本生成为动态资源

校园是育的主阵地,它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项设施、每一种活动,乃至于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育人的文化底蕴,能使人感受到文化的光艳和智慧的火花。根据充分的考察分析,我校目前的文化资源状况以绿化环保资源、家乡文化长廊和广播电视设施资源最为突出。要使校园丰富的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满足生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把语文科的习与之有机地整合起来,拓展语文习空间。

充分利用校的绿化资源。我校是市首批绿色校,校园的植物覆盖绿达65%,绿化区的设计合理而精心,校园中心区为观赏区,块状草坪上绿树成荫,由石头小路分割,通往红莲小池、绿色长廊和观翠亭;围绕在室后面是百果园、百花园、盆景园和生植物种植基地等。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动态资源库,同们在这个大课堂里寻找四季的脚步,寻找习作的灵感,巴西铁树五头花的绽放成了生写校园新鲜事的好素材,一草一木成了生进行绿色环保小课题研究的对象,他们还与校花匠合作设计,种出了“龟兔赛跑”景观。由于生爱看美丽的校园,爱写美丽的校园,爱创造美丽的校园,我们校形成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我们充分开发了校园广播站资源,改革了广播站原有的操作模式,实行播音员、小记者、编辑等自荐与竞选制度,让生在竞争中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与胆量。广播栏目设有“我的作品朗诵”、“校园新鲜事,我们齐关注”等,还设置了最佳小记者、最受欢迎的播音员、最佳撰稿人和最具口才奖、最具潜质奖等评奖项目。在胡嵘苹等老师的带领下,广播站结合校的“家乡文化长廊”开辟了“家乡风俗汇萃”、“家乡旧貌换新颜”等节目,唤起生体验家乡的方方面面,关注家乡发展的热情。我们每个期将生的优秀广播稿件结集出版《乡情》刊物,或向国、省、市有关报刊推荐发表。成功的真切感受使生的心与校园广播站贴得更近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同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热爱家乡;为了写好文章,写好稿件,同们练笔更自觉了,纷纷主动找老师指导修改……一年多来,生的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浓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的优秀作文有不少获得国家级作文比赛奖项以及入编优秀作文集。

在充满生命灵动、人文精神、创造潜能的校园里习,生的知识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创造力在这里飞扬。

(四)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变狭义习为广义习,书面资源生成实践体验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校。”我们捕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将其融入校本资源之中,使校成为虚拟的社会,让生增长见识、飞扬创造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如陈利玉老师《大瀑布的葬礼》,引导生开展“保护水资源”的小课题探究;《草原》《三峡之秋》,带领生进行“远足”实践体验。

我和参与实验研究的老师一起,引导中高年级的生寻找研究的小课题,利用校以及周边环境的丰富资源,进行实际观察、现场体验,开展语文综合性习。如校园绿化调查、我来设计校的文化长廊、如何优化校的周边环境等。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深调查和考察,通过观察校园,采访校长、师或花匠等方式,利用校园网络等手段收集资料,合作写成考察报告,展示评比课题研究成果,交流考察经验。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作为“体验课程”的特点,不仅培养了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还初步培养了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人文情怀。

(五)整合生本资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促进可持续发展

著名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从儿童的独立人格、独立的精神生命,以及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无不证明:生是天生的习者,有差异的个性、主动获取知识的需求、有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强烈的表现欲,更有得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因此,现代育理论认为:生是重要的育资源,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习的内在积极性,是活动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生的能力只有在自身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找准切入点,创设开放的习环境,依托生资源进行,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特别注重师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互动,鼓励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即兴创造,勇于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我处理好“预设”与“非预设”的关系,开放过程,将中生成的资源转化为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放弃射门》,生质疑:“福勒放弃射门是偶然性的举动吗?”这是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我巧妙地抛回问题,引导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描写细细研读课文,使生深入地理解了福勒的人性美,让生品尝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每一个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这些潜能是宝贵的资源。在中,我着眼于把生的个性差异当作育资源来整合开发。我鼓励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如《从现在开始》《骄傲的孔雀》等童话故事时,让生自选角色演读课文。对于《草船借箭》《穷人》《放弃射门》等课文,让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性阅读。这样的探究过程为生发展多元智能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每一位生的潜能都能获得开发,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能获得展示,每个生都能在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里游刃有余,这样的课堂就是生津津乐道的堂。

乌克兰大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实践证明,我的研究策略是成功的,因为我充分地关注生发展的心理需要,创造性地开发、配置校各种习资源,为生创造性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生在资源整合的创新性习平台中不断探究实践,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成效

 

到目前为止,强化校本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进行了两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更新了师生的资源意识。在我的课题研究的带动下,全校师生具有了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相关研究论文全部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2、充分调动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了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可以从统计表中考察习方式的转变:(以五、六年级为例)

(表1)

       项目

     数据

时间

只需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积极完成作业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探究

查找和利用课外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利用校各种习资源拓展习空间

积极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自身作为资源的价值

实施前

98%

2%

20%

10%

5%

0%

实施后

5%

93%

95%

90%

85%

96%

 

(表2)

       项目

     数据

时间

阅读面及阅读方式

课外阅读量

诗文积累方式

诗文积累量

习作素材

作文质量

实施前

课本为主;

熟记型

15万字左右

熟记

30-40篇(段)

班级和家庭见闻

一般

实施后

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和网络阅读;

探究型

130万字左右

画画、编手抄报、改写、表演、歌唱、网络页面设计

200-300篇(段)

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见闻

优秀

 

3、显著提高生的习效率和语文能力,促进了生全面协调发展。

整合优化、生成创造,科合理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为生创造性的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丰富了生的习过程,开阔了生的视野,陶冶了生的情操。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用语文,进一步提高了生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培养了生的创造和合作精神,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会了做人,会了关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变得懂事了,好善问,思维变得活跃,知识面广,口头表达和动手能力都增强了。

参与研究实验的班级毕业考核成绩优秀,合格率两年均达100%。

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丰富,能说会写,朗诵与演讲能力提高。生代表参加区古诗积累竞赛站区满分总人数25%。生作文在国家、省、市的参赛获奖率达93%,其中作文获得报刊入编发表的有30人次。生参加其它各类比赛如演讲、歌唱、舞蹈、美术、书法、电脑制作、体育等均获优异成绩。首批获得校“综合实践小能手”称号的有43人。

突出事例:

① 我执的六⑴班卢宝彬同积极参加校资源整合探究性习活动,阅读和作文水平迅速提高。参加东莞市首届爱家乡“双种子杯”主题作文比赛获第二名。获奖后,他与家长怀着万分的感激之意执意把500元奖金让给老师。当老师婉言谢绝后,宝彬同表示,一定要把奖金用在对习有帮助的地方,今后更加认真习。

② 六⑴班的周丽晶同运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记诵古诗词,参加区相关比赛,获得满分。由于习方法的改进,她的各科成绩十分优秀。家长十分感激校:都是老师引导得好,我的孩子才有这样大的进步。

校广播站小站长兼小记者何颖琦同参加市首届“世纪堂杯”少儿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获得“十佳主持人”称号,还获得了“最具人气奖”。她深有感触说,是校的广播站这块沃土培养了她的全面本领,让她变得才思敏捷,能说会道。

4、我的课题获得了市研室研究员同志的大力表扬。他们认为我的课题“强化校本资源整合,推进语文新课程实施”是一个富有创造意义的研究,它积极地推进了素质育,我因此而获得“东莞市基础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师”称号。

5、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市区兄弟校的认可,普遍认为很有习和推广价值。

因此,我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是成功的。课题研究的成功是因为它符合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了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我有信心继续研究下去,把课题研究推广开去,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生,为了一切生,为了生的一切”,始终是我研究的宗旨。为了生的发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我将锲而不舍地走创新课程改革之路。

 

 

注释:

① 美国育家毕特·科勒涅斯名言。

② 陶行知:《创造宣言》。

③ 贾桂清:《从“书”到“人”的视角转换》,载《人民育》2004年第1期。

④ [乌] 苏霍姆林斯基:《给师的一百条建议》,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27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